资源简介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其目的是经历探究包装上的信息这一过程,学会收集相关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从而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本课是学生在探究储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察活动。在此课之前是关于食物的营养和变质以及储存食物的方法的探究,这节课研究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也是对食物单元前面6课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材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对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的研究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有序进行的。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各种美食很感兴趣,但是对于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学生们往往不会去刻意关注,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被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种类的食品出现在学生面前,食品包装是学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径,通过对食物包装袋的研究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对自己吃的食物有感性的认识,并能有意识地关注周围的世界,学会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能想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学会挑选安全食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有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 过程与方法 1、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 2、在观察食品包装信息的活动中,促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了解食品包装信息的活动中,加强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信息。 【教学难点】 会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配料,正确选择合适的食品。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食品包装袋若干。 每组学生准备:便签纸、信息分类记录表、资料卡、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记录单。 教师准备:不同类型的食品包装袋,考虑透明与不透明的、不同材质的、透气与不透气的、真空包装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热心小邻居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的邻居王奶奶想去超市买豆奶粉,王奶奶患有糖尿病,面对那么多产品类型,你能帮她做出选择吗? ·师:为什么认为不能吃? ·对!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食用无蔗糖食品!你是如何获取的食物信息呢? 2、引出观察食物包装上信息的重要性。 师:(引出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看来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 ·学生发表意见。(选择中老年无蔗糖) ·学生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探究情境。 ·引导到关注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2. 观察收集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1、学生分组观察食物包装袋,收集包装袋上的关键信息。 ·师:食物包装上一般都有哪些信息呢?请同学们取出座位下方的食物包装袋,小组合作观察这些食物的包装,找出这些包装上的信息,并记录在标签纸上。 ·师:你们在记录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记录关键词) ·师:这里面哪些信息是你不认识的呢,问问同学们或者老师吧。 师讲解QS安全质量标识、条形码、注册商标、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2、师生共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选择确定食品的主要信息,然后进行分类。 ·师:面对这么多杂乱的信息,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进行分类呢?你的分类依据又是什么呢? 3、根据教学实际,确定分别研究食物的配料顺序和食物的保质期,并逐项开展研究活动。 ·师:这些信息中哪些信息是你决定是否能够食用食品的主要信息?(师标注) ·学生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学生取出食品包装袋,分组观察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记录在标签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学生提问、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将记录在标签纸上信息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类信息的能力。 ·标签纸可以随意粘贴,为信息分类提供方便。 ·信息资源共享 3. 研究食物的配料信息 1、观察教师分发的食物配料信息,了解各种配料的作用。 ·师:请仔细观察我们的牛奶饼干,看看它都有哪些配料?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它们的作用有哪些呢?还有哪些是你不熟悉的? ·教师简介熟悉配料的作用。 ·师:不熟悉的配料怎么办呢?对,我们要想办法获取资料来了解它们。这里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份资料卡,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找出关键信息吧! 2、交流教师分发的资料卡信息。 ·师:其实我们发现的不熟悉配料是食品添加剂,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对资料卡的了解,谁来给大家讲讲你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呢? ·师:教师简介食品添加剂(转化糖浆、膨松剂、乳化剂、食用香精、防腐剂)的作用,而过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的健康造成较大的损害。 ·学生分组观察牛奶饼干包装上的配料信息 ·学生交流。(牛奶饼干的配料) ·学生阅读资料卡并收集关键信息,进行汇报。 ·在充分获取食品配料信息的基础上,学生交流个人观点。 ·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欲望。 ·资料卡的设置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讲究证据的习惯,以及收集整理关键信息的能力。 4. 研究食物包装上的保质期信息 1、讨论食物保质期的意义。 ·师:你知道食品为什么有保质期吗? 2、比较分析几种食物的保质期,你有什么发现? ·师:比较下面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填写到记录表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不同食物和同种食物它们的保质期一样吗?保存条件一样吗? ·交流:不同食物保质期有长有短;同一种食物的保质期也不同。 3、研究影响食物保质期的几种因素。 ·师:哪些因素会影响食物的保质期呢? 引导:它们食品本身有哪些特点?它们的配料一样吗?它们的保存条件一样吗? ·师讲述:刚才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到位,我们发现了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有很多,、食品的特点、食品的包装材料、食品的配料成分、食品的保存方式等等。国家对一些为广大居民所经常需要、保鲜要求比较敏感的食品保质期限作了规定。 ·讲述:为了能够让食品保存的时间更长,人们不断研究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如密封保存、添加食品添加剂等。 3、实例应用:小明妈妈要带小明去动物园玩1天(5月10号),小明喜欢喝牛奶,决定带上一些,于是到超市,发现有三种自己喜欢喝的牛奶: A光明酸牛奶:生产日期:20170509 保质期:常温下3个月 B伊利鲜牛奶:生产日期:20170508 保质期:常温下6天 C蒙牛甜牛奶:生产日期:20170506 保质期:常温下1个月 你能帮小明选择吗? ·小结:如果是在短期内能食用完的,一般考虑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如果需要在较长时间内食用的,则可以选用保质期长的食品。 ·学生交流。 ·学生观察、记录、比较。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讨论,交流想法。 ·学生选择并交流思路。 ·认识食物保质期对我们食用健康的保证。 ·通过实物分析食品的保质期因素,培养学生推断能力,知道任何科学结论都是有理论依据的。 ·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5. 课后延伸 1、师:以后我们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留心包装上的信息了,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 2、关于食品包装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课后继续研究。 ·学生网站了解食物包装上的其他有意义的信息。 ·学生在购买食物时关心包装上的信息。 ·利用网络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通过食品包装了解食品信息,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教学板书】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信息: ☆食品名称 ☆食品配料 条 形 码 商标品牌 营养成分 净 含 量 生产厂家 ☆生产日期 ☆食用方法 厂家地址 ☆保 质 期 …… 分类: 配料: 食品添加剂 保质期 影响因素 食品的特点 食品的包装材料 食品的配料成分 食品的保存方式 【教学反思】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食物单元的最后一课,引导学生在学会观察信息、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对掌握的相关食物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节课我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进行思考探究: 一、收集、筛选、分类信息 学生虽然每天都会接触到食物,但他们不能意识到食品包装袋上信息有哪些,以及它们的重要性。本课一开始通过帮王奶奶选择豆奶粉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创设身边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想要观察的兴趣,这个时候再让学生观察带来的食物包装,他们的观察热情就会更高,收集到的信息也就更多,更完整。 在对食品信息收集并分类的时候,我采用了标签纸的方式,可以避免学生重复记录,节省时间,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对于这么多的信息我们需要一一研究吗?那么你觉得哪些信息比较重要呢?说说理由。通过启发性地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研究有价值的信息 食物的配料和保质期是学生最关心的信息,于是课上我们确定研究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有大部分配料(食品添加剂)是学生不熟悉的,又考虑到时间关系,我提前为学生准备了资料卡,既给了学生信息来源,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研究结束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其他小组分享,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也使探究的内容变得更丰富。食品包装袋可谓琳琅满目,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已学知识(食物的营养和变质以及储存食物的方法)进行探究,我提前选取了具有一定特点的食品,引导学生发现影响保质期的因素。 三、整合信息 探究结束后,我设计了知识拓展、实例应用的环节,帮助小明同学选取牛奶旨在考察学生对研究得到的信息的运用情况。主要涉及到了两个知识点(保质期、配料信息的运用)这个活动能够强化学生的意识,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更科学地选择食物。 不足之处: 1.在收集包装信息环节,学生指出了收集关键词,但有小组并没有完全理解,我应该举例给他们进行说明。 2.在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活动结束后,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在我引导之前,可让先直接请他们谈谈需要他们小组思考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3. 学生在分组合作中配合度不高。小组分工合作 ,应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分工应更具体,平时的训练指导还需加强。 4.教学语言可再简练有力。课堂教学中应体现语言的科学性,发出的指令简单明了,不累赘。 【科学记录单】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科学记录单 科学记录1 仔细观察食物包装上都有哪些信息,将信息用关键词记录到标签纸上。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观察记录表二 信息分类记录表 将你认为同类的信息(标签纸上)粘贴到一起 1. 2. 3. 4. 5.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观察记录表三 第 小组 食品 名称 面包(充有气体) 面包(纸质包装) 火腿肠 袋装咖啡 生产 日期 ? ? ? ? 保质期 ? ? ? ? 保存 条件 ? ? ? ? 比较:(1)最早生产的食品是 。 (2)最近生产的食品是 。 (3)保质期最短的食品是 。 (4)保质期最长的食品是 。 你还有什么发现? 资料卡 转化糖浆——是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粘度小、溶解度与吸水性高、甜味好的特点,甜味为砂糖的1.3倍。砂糖经加水和加酸煮至一定的时间和合适温度冷却后即成。此糖浆可长时间保存而不结晶,多数用在中式月饼皮内、沙琪玛和各种代替砂糖的产品中。 转化糖浆中含有丰富的糖,是蛋糕、饼干必不可少的原料。 膨松剂——指_é?????????·?_中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_?°?é?????_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坯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通常应用于糕点、饼干、面包、馒头等食品制作过程中,使其体积膨胀与结构疏松,包括酵母、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硫酸铝钾等。过量使用了含有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成分的膨松剂不仅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也会影响儿童骨骼和智力发育。 食用香精——食用香精有的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也有人工合成的,形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食用香精在使用时还具有“自我设限”特性,当超过一定量时,其香味会令人难以接受。 乳化剂——食品乳化剂是指能改善乳化体系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也称为表面活性剂。或说是使互不相溶的液质转为均匀分散相(乳浊液)的物质,添加少量即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产生乳化效果的食品添加剂。中国已经批准使用的食品乳化剂有司盘(SPAN)、吐温(TWEEN)类、硬脂酰乳酸钠-钙、硬脂酰乳酸钠、三聚甘油酯、丙二醇脂肪酸酯、蔗糖酯、大豆磷脂、月桂酸单甘油酯等三十多个产品,乳化剂可以使面包柔软并保持较长时间;使蛋糕体积增大,并获得良好的品质和外观;提高巧克力的热稳定性和表面光滑度…… 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25种。防腐剂摄入过多会影响身体健康。一些食品中必用的防腐剂也在向着安全、营养、无公害的方向发展,诸如葡萄糖氧化酶、_é±????è?????_、_???è??é??_、乳酸菌、_???è?????_、_???è??_分解物等新型防腐剂已经出现,并被国家批准使用,建议大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首选含_?¤????é??è?????_的食品,以确保健康不受损害。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