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6——中国古代史(二)1.(2020·杭州)有学者认为,仅凭高大的宫殿台基、宏伟的城墙、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那数以千计象征着权力与信仰的玉器,就足以让人们相信,5000年前这里的社会发展高度已完全可与其他古老文明比肩。这位学者所说的“这里”是指(???)A.?河姆渡聚落?????????????????????????B.?半坡聚落?????????????????????????C.?良渚王城?????????????????????????D.?二里头宫殿2.(2020·杭州)下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下列对该出土文物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棉布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B.?曲辕犁在当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C.?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牛耕??????????????????????D.?展现了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3.(2020·舟山)舟山有种古老的拳术—舟山船拳。它是六百年前舟山渔民在抗击倭寇时所创,并在抗倭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被称为“神拳”,可见,该拳术创立的朝代是(??)A.?宋?????????????????????????????????????????B.?元?????????????????????????????????????????C.?明?????????????????????????????????????????D.?清4.(2020·台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历史人物中,对传统中医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是(??)①张仲景②贾思勰③韩非子④李时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0·衢州)图3的作者被誉为“后画中九友”。他就是出生于衢州龙游的(??)A.?余绍宋????????????????????????????????B.?方光焘????????????????????????????????C.?毛子水????????????????????????????????D.?赵友钦6.(2020·衢州)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下列同属于这一领域的著作是(??)A.?《九章算术》和《天工开物》?????????????????????????????B.?《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和《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和《徐霞客游记》7.(2020·武义模拟)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举措。下列属于清朝的举措有(????)?????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设立宣政院?③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④设置伊犁将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2020·武义模拟)唐朝、元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繁荣强盛的朝代。下列属于它们两个朝代的共同特点的是(???)A.?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B.?都属于比较开放交融、中西互通的朝代C.?都首创了先进的政治制度管理天下??????????????????????D.?都设立机构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9.(2020·温州模拟)小小的秦封泥是了解秦历史的“指南针”。下图所示的三枚秦封泥反映了秦朝(????)①创立皇帝制度②统一了文字③丞相掌管行政④采用郡县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2020·鄞州模拟)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①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一直是处于领先地位②宋元时期中国在科技发明、运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③中国在明清时期科技发展迟缓,逐渐被西方所超越④中国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农学领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2020·柯桥模拟)“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余”应当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12.(2020·柯桥模拟)货币隐藏着历史信息。根据下列四枚出土货币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按它们铸造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五铢钱②刀币③半两钱④开元通宝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13.(2020·金华模拟)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A.?戚继光??????????????????????????????????B.?岳飞??????????????????????????????????C.?郑成功??????????????????????????????????D.?郑和14.(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玄奘西游印度和鉴真东渡日本的共同历史功绩是(?)A.?促使道教向世界的传播???????????????????????????????????????B.?见证了开元盛世的文化繁荣C.?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融???????????????????????????????????????D.?推动了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流15.(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中国历史上某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A.?先秦??????????????????????????????????B.?春秋战国??????????????????????????????????C.?秦汉??????????????????????????????????D.?唐宋16.(2020·湖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话说湖州》一书提出了“宋以后的湖州是天下粮仓”的观点。为证实这一观点,小建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1)请从上述资料中找出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并予以说明。(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提供支持这一观点的其他证据。(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他还可以怎么做?17.(2020·舟山)研究历史,需要借助不同类型的资料。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实物资料】【文献资料】???《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载: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今后邻近各国来西藏的旅客和商人……须由该管主脑呈报驻藏大臣衙门签发路证。【口述资料】???藏民达旦卓玛说:“爷爷曾告诉我,他们以前是农奴,受到奴隶主的盘剥,生活极其艰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翻身做了主人,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新制度、新地位、新的民族关系引领他们走向了新生活。(1)图8反映了唐王朝与吐蕃怎样的关系?(2)从上述文献资料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3)根据口述资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农奴翻身走向新生活的原因。18.(2020·台州)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一后,有人建议分封子弟,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混战,皆因有诸侯国,分封等于重挑战争。汉初刘邦分封大量诸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很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有地方官员相互勾结,营私舞弊,贪赃枉法。材料二?如图史料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示意图朝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清朝事件文成公主入藏②_________________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意义汉藏关系日益密切保护了我国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了我国③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局势,维护了国家统一。(1)针对以上问题,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上表格。(3)概括上述措施对当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启示。19.(2020·衢州)秦灭六国,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1)材料一中秦统一后的文字字体和货币造型分别是什么?(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并写出该制度的优势。(3)上述材料中的各项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20.(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科举制是宋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吏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宋太祖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材料二:在科举取士过程中,由于东南之人长于文章,应进士举得心应手;西北之人质朴无华、长于经学.因此,对省试录取名额的分配,司马光主张照顾地区差异,按照一定份额“逐路取人”;欧阳修則认为应按乡试的绝对成绩“唯才是择”,以防“谬滥”.这一争论表面上落实于地区或落实于个人的差异,却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和科举对整个官僚制度的影响.--摘编自《中华文明史》(1)科举制始创于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2)根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与欧阳修争论的焦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争论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答案】C【考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良渚古城被长达6000米城墙包围,良渚古城遗址凭借高大的宫殿台基、完整的城墙遗址、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数以千计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精美玉器、玉璧、玉钺,刻符罐和玉琮以及大量的玉钻芯以及考古发现的刻在器皿上的像性文字,像性文字比甲骨文早1000年。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有力地证明了5000年前,中国已出现了城市文明形态,已经进入早期国家形态。从这个角度来说,良渚古城遗址无疑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从规模和内涵来看,良渚古城在世界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堪称“中华第一城”,曾多次列入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ABD三项和题干材料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良渚王城是题干学者所说的“这里”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良渚王城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良渚王城的史实。?2.【答案】D【考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嘉峪关”“犁耕图”依据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接受中原文化,学会了农耕生活,展现了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A项棉布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不符合史实,棉布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在元朝,不符合题意;B项曲辕犁在当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不符合史实,曲辕犁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在唐朝,不符合题意;C项反映了魏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牛耕不符合史实,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使用牛耕,不符合题意;D项展现了当时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方民族大融合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具备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有关知识。?3.【答案】C【考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舟山船拳是舟山群岛上色彩艳丽、特色浓郁的一朵武术奇葩,在中华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它起源于明朝中期,舟山渔民在名将戚继光带领下奋勇抗倭,在水战中,渔民们用具有南拳风格的船拳与倭寇搏击,使敌寇闻风丧胆。长期以来,舟山渔民将这种汇强身、护体、御敌功能于一体的船拳代代相传。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明朝创立舟山船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抗倭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掌握戚继光抗倭的史实。4.【答案】B【考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B项①④对传统中医发展有巨大贡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对传统中医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理解并识记对传统中医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5.【答案】A【考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文化贤达余绍宋与齐白石等九人一起被誉为“后画中九友”,《龙丘山图》是他山水画代表作。A项余绍宋被誉为“后画中九友”,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余绍宋的准确识记。余绍宋最大成就表现在方志学上:他编写的《龙游县志》被誉为“中国旧体例志书的绝唱”,重修《浙江通志》书画艺术:他与齐白石等九人一起被誉为“后画中九友”《龙丘山图》是他山水画代表作;诗歌:《寒柯堂诗》后人称之为“诗史”被列入浙江省百位历史文化名人。?6.【答案】B【考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黄帝内经》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B项《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属于中医学领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中医学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相关史实。?7.【答案】C【考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清朝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清朝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是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管理的措施。清朝时,乾隆帝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辖。元朝时,在中央还设置了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C项①③④属于清朝的举措,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的相关史实,掌握清朝时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措施的相关史实。8.【答案】B【考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社会风俗开放,实行开明的对少数民族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中西的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元朝时期,疆域辽阔,经济发展繁荣,元朝主张发展同外国的关系,促进了中西文化和经济的往来。A项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是唐朝、元朝的共同特点,唐朝是汉族李渊建立的,不符合题意;B项都属于比较开放交融、中西互通的朝代是唐朝、元朝的共同特点,符合题意;C项都首创了先进的政治制度管理天下不是唐朝、元朝的共同特点,元朝创立了行省制管理天下,不符合题意;D项都设立机构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不是唐朝、元朝的共同特点,唐朝没有设立机构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元朝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元朝的共同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答案】B【考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结合材料图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信玺反映了秦朝创立了皇帝制度,右丞相印反映了秦朝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御史大夫等职来行使行政权和监督权,南郡侯印反映了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这三枚印章的文字的字体相同反映了秦朝统一文字。?B项①②④和题干图片,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熟练掌握秦朝的历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答案】C【考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由题中的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并非一直领先,排除①;示意图中不能看出中国科技分布的领域,排除④。C项②③可以从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中看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中、西方的科技成果,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11.【答案】B【考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致信于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当地归我。”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余”是郑成功。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A项戚继光抗倭,不符合题意;B项郑成功应当是提出题干正义要求的“余”,符合题意;C项林则徐禁烟,不符合题意;D项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对知识的识记。12.【答案】B【考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①五铢钱铸造于汉武帝时期;②刀币铸造于春秋战国时期;③半两钱铸造于秦统一后;④开元通宝铸造于唐朝。B项②③①④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图片为依托,考查中国古代的货币。需要准确识记基础知识。13.【答案】A【考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结合题干中“倭寇”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A项戚继光是“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赞扬的人物,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对联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14.【答案】D【考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奘和鉴真都是以僧人的身份出国,都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他们都对唐朝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流做出贡献,都促进了两国的佛教发展,推动了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流。ABC三项都不是玄奘西游印度和鉴真东渡日本的共同历史功绩,不符合题意;D项推动了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流是玄奘西游印度和鉴真东渡日本的共同历史功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是玄奘西游印度和鉴真东渡日本的共同历史功绩及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15.【答案】C【考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版图的确立时期。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正统思想。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秦汉是题干所述的时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汉时期历史特征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历史特征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资料一中的湖州先人所创的江东犁在唐代以后开始普及,说明先进的生产工具有力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资料二的溇港作为太湖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在北宋时已完善,说明湖州在宋代已有了庞大的溉灌系统和防洪系统。(2)如:宋代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3)参观当地博物馆或遗址;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等。【考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料一中的湖州先人所创的江东犁在唐代以后开始普及,说明先进的生产工具有力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资料二的溇港北宋时已完善,说明湖州在宋代已有了庞大的溉灌系统和防洪系统,这些都促使“宋以后的湖州是天下粮仓”局面的出现。(2)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3)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参观当地博物馆或遗址;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等。故答案为:(1)资料一中的湖州先人所创的江东犁在唐代以后开始普及,说明先进的生产工具有力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资料二的溇港作为太湖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在北宋时已完善,说明湖州在宋代已有了庞大的溉灌系统和防洪系统。(2)如:宋代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3)参观当地博物馆或遗址;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7.【答案】(1)唐蕃关系密切,亲如一家(2)元朝时在中央设宣政院,派各级官员管理西藏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时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西藏宗教领袖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还掌管地方外交事务。(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考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1)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表明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已经“和同为一家”了。(2)根据材料“《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联系所学知识,元朝时在中央设宣政院,派各级官员管理西藏事务,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根据材料“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可见清朝时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西藏宗教领袖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根据“今后邻近各国来西藏的旅客和商人……须由该管主脑呈报驻藏大臣衙门签发路证……每年操演军队所需用之弹药,由噶厦派妥员携带驻藏大臣衙门之公文,前去工布地方制造”可见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3)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发展,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予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一五计划期间,党和政府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使其由过去的封闭到完全和祖国各地相连。故答案为:(1)唐王朝与吐蕃关系密切,亲如一家。(2)信息:元朝时在中央设宣政院,派各级官员管理西藏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时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西藏宗教领袖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3)原因: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时的汉藏关系、我国古代对西藏的管辖、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等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8.【答案】(1)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2)唐朝|戚继光抗倭|西北(或新疆/天山南北)(3)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民族团结;武力反击外来侵犯;坚决打击内部分裂势力【考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秦统一后,有人建议分封子弟,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混战,皆因有诸侯国,分封等于重挑战争,汉初刘邦分封大量诸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很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有地方官员相互勾结,营私舞弊,贪赃枉法”可知,针对以上问题,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的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保护了我国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清朝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稳定了我国新疆地区的局势,维护了国家统一。?(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从秦朝到汉朝到元朝再到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故答案为:(1)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2)唐朝;戚继光抗倭;西北(或新疆;天山南北)。(3)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民族团结;武力反击外来侵犯;坚决打击内部分裂势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唐朝的民族关系、戚继光抗倭、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唐朝的民族关系、戚继光抗倭、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19.【答案】(1)小篆;圆形方孔(2)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3)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统一的货币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后世王朝的货币大多采用圆形方孔造型;郡县制成为后世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典范。【考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文字统一为小篆,货币统一为原秦国使用的圆形方孔铜钱。(2)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建立了郡县制来管理地方。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郡下面设置县,最高长官是县令。这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3)统一文字为小篆,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纽带,这是秦始皇对中华文化的贡献。秦把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自此,圆形方孔这种货币形制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答案为:(1)小篆;圆形方孔。(2)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3)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统一的货币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后世王朝的货币大多采用圆形方孔造型;郡县制成为后世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典范。【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20.【答案】(1)隋朝。目的: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特色:既测试举人对经义的掌握;又测试历史及时政;同时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2)围绕“公平”与“择优”展开争论。原因: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科举与选官相连,录取名额的分配事关不同地区享有政治资源的多寡。【考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有策者从经旨上阐......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等方面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再从对经义的掌握、历史及时政、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方面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2)根据材料二中的“司马光主张照顾地区差异,按照一定份额‘逐路取人’”“欧阳修則认为应按乡试的绝对成绩‘唯才是择’”可知司马光与欧阳修争论的焦点是围绕“公平”与“择优”展开争论。联系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产生争论的原因有: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科举与选官相连,录取名额的分配事关不同地区享有政治资源的多寡。故答案为:(1)隋朝。目的: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特色:既测试举人对经义的掌握;又测试历史及时政;同时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2)围绕“公平”与“择优”展开争论。原因: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科举与选官相连,录取名额的分配事关不同地区享有政治资源的多寡。【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6——中国古代史(二).docx 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6——中国古代史(二)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