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14——冷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14——冷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14——冷战
1.(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时,得出的错误认识是(
??)
A.?中、俄等国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军事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D.?中国应积极顺应全球化潮流,促进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
2.(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拉开“冷战”序幕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3.(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下列表格中由史实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有:(
??)
史实
结论

唐代流行马球游戏
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马歇尔计划提出
两级格局正式形成21世纪教育网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是二战的转折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19九下·温州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诗,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拉开“冷战”序幕的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5.(2019·南浔模拟)“二战”硝烟尚未散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拉开了帷幕。对这场“战争”描述,正确的有(???

①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②杜鲁门主义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③东德、西德成立标志欧洲冷战对局面基本形成
④北约、华约的全面冷战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20·温州模拟)朝鲜内战爆发后不久,毛泽东指出:“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由此推断我国出兵朝鲜主要是为了(
????)
A.?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B.?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C.?改变世界冷战的格局???????????????????????????????????????????D.?实现国家独立和解放
7.(2019·秀洲模拟)“冷战”结束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B.?两极格局形成???????C.?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经济全球化
8.(2019九下·温州竞赛)1946年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由此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遏制苏联???????????
????????????????B.?进攻苏联???????
????????????????????C.?称霸世界??????????????????????????
?D.?避免战争
9.(2019·天台模拟)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签订了《马关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发动南昌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正式形成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D
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0.(2019·温州模拟)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的课堂笔记,其内容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令杜鲁门主义出台
令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形成
令苏联解体
A.?“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B.?二战后美国独霸世界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1.(2019·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写读书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习惯。涵涵同学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请你帮助涵涵的好朋友希希判断,涵涵学习的内容主要发生在(
???)
A.?一战时期?????????????????????????B.?二战时期?????????????????????????C.?冷战时期?????????????????????????D.?一超多极时期
12.(2019·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
????
?????
1947年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
??北约的成立
A.?欧洲一体化??????????B.?冷战政策??????????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13(2019·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B.?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
C.?西方大国称霸世界的企图????????????????????????????????????D.?东两方冷战格局的结束
14.(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改变了美国处理与欧洲关系的方式,为此也改变了欧洲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方式……”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纪念马歇尔计划讲话50周年时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2分)
材料二:左图1949年发表于美国某报纸,题为“他终于上道了”。
材料三:右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2)结合两幅漫画内容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以上两幅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4分)
材料四:
2013年9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0月
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国决定成立“亚投行”
2014年11月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
2019年4月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材料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
——《人民日报》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两者的不同,反驳这一观点。(6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答案】
B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A项中、俄等国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认识正确,中国、俄国的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不符合题意;
B项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军事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认识错误,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军事实力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起决定性的仍然是综合国力,符合题意;
C项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认识正确,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不符合题意;
D项中国应积极顺应全球化潮流,促进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认识正确,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正确理解。
2.【答案】
B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注意识记冷战开始的标志及其具体表现。
A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B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符合题意;
C项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是冷战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具体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拉开“冷战”序幕为切入点,考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相关知识。
3.【答案】
A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A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符合题意;
B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C项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拉开“冷战”序幕为切入点,考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相关知识。
4.【答案】
A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A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符合题意;
B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C项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拉开“冷战”序幕为切入点,考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冷战开始的标志及其具体表现。
5.【答案】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二战”硝烟尚未散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拉开了帷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对这场“战争”描述,正确的有:东德、西德成立标志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北约、华约的全面冷战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故D正确。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ABC三项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③④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答案】
A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侵略者打到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题干材料表明了我国出兵朝鲜主要是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
A项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和题干材料相符,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准确识记抗美援朝的原因等内容。
7.【答案】
C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随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的实力不断增强,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面发展。
A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是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与题中“冷战结束后”的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初期形成的国际格局,与题中“冷战结束后”的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冷战”结束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符合题意;
D项经济全球化属于政治格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识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及其推动力量。
8.【答案】
A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由材料“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中的关键信息“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可知,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遏制苏联。?
A项遏制苏联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不符合题意;
BCD项说法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苏联问题专家凯南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冷战的开始的标志及表现。
?
9.【答案】
D
【考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史实的影响。《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A不符合题意;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1月,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其中核心内容是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所以B不符合题意;英国时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所以C不符合题意;D表述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史实影响的理解。
10.【答案】
A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有关知识。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的核心,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形成标志着冷战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冷战的理解。
11.【答案】
C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二战后美苏两国实行冷战,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年,都处于冷战时期。
C项冷战时期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
?
12.【答案】
B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战时的盟友,最成了战后的对手,美国对苏联实施了“冷战”。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9年北约的成立,进一步加剧了冷战的程度。为了应对来自北约的威胁,苏联于1955年组建了化约组织,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这四幅图片的共同主题是冷战政策。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B项冷战政策是题干图片“1947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成立”
反映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线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出自雅尔塔会议;材料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二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遭难,基于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等。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项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是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雅尔塔会议内容为依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14【答案】(1)?二战结束,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困难;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冷战开始。(2分)
材料一:创作者借助漫画认为欧洲在美国财政支援下终于走向正道,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恢复欧洲经济。(2分)材料二: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2分)
(3)采用分层评价,量化评分细表如下:
等级
等级描述
得分
水平1
前结构层次
没有应答;或应答与题目完全无关。
0
水平2
单点结构层次
只从“一带一路”本身回答,缺乏逻辑,说服力差
1
水平3
多点结构层次
从一个角度分析就直接得出结论,如只回答二者理念不同。
2-3
水平4
关联结构层次
从两个角度分析得出结论,或者从三个角度回答,但逻辑不够清晰。
4-5
水平5
抽象拓展层次
在水平4的基础上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概括。材料运用充分,论证严密,史论结合。
6
答案示例: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首先二者诞生的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其次二者理念不同:“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而“一带一路”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两者在实质上也有着根本的区别。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中国“一带一路”的实质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既体现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服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称“一带一路”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