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3——世界地理(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3——世界地理(一)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3——世界地理(一)1.(2020·温州)读图2,回答问题。
(1)下列对埃及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地跨亚非两大洲
②全部位于北温带
③北部濒临地中海
④主要位于东半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图中信息表明,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沿岸(
???)
A.水源充足
B.地广人稀
C.高温多雨
D.矿产丰富
2.(2020·嘉兴)读某国气候分布示意图,可以推测该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
?
)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3.(2020·杭州)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甲地位于丁地的(???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澳大利亚的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热带以南、年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的地区,图中四地位于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2020·浙江模拟)2020年2月6日,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完成阿蒙森海科学考察,7日“雪龙2”号抵达南极长城站附近海域,此前“雪龙2”号在南极中山站完成了破冰试验并开展了综合调查。据图回答问题:
(1)南极洲被三大洋包围,图中P海域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雪龙2”号抵达的的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
A.西北
B.西南
C.东南
D.东北
5.(2020·浙江模拟)下图反映了亚州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_____,最可能是亚州的_____国家。(???

A.?年轻劳动力过剩????
?
印度?????????????????????????????????????B.?自然增长率上升???
??
泰国
C.?老龄化趋势显著????
?
日本?????????????????????????????????????D.?男女比例失调???????
中国
6.(2020·南湖模拟)读沿40°N某国地形剖面图,回答小题。
(1)图中数字①所处的海域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波斯湾
(2)对图示区域所在国地势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3)对于②区域生产特色的描述,合理的是(
???)
A.逐水草而居
B.干旱的宝地
C.用机器种庄稼
D.稻作文化印记
7.(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观察下侧经纬网地图,回答小题。
(1)图示区域全部属于(?

A.东半球
B.南半球
C.西半球
D.北半球
(2)图中阴影部分位于(?

A.亚洲
B.非洲
C.太平洋
D.大西洋
8.(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读俄罗斯地形剖面图(60°N),回答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所对应的地形单元正确的一项是(?

A.甲——西西伯利亚平原
B.乙——东欧平原
C.丙——中西伯利亚平原
D.丁——东西伯利亚山地
(2)下列对该地形剖面图涉及地理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①甲、乙属于欧洲,丙、丁属于亚洲????
②图中三条河流都注入北冰洋
③该国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甲乙两区????
④该国地势总体呈现西高东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对图中山脉K走向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
(2)查阅相关地图,图中L城市的气候类型与下列城市最为相似是(
?)
A.拉萨
B.哈尔滨
C.乌鲁木齐
D.上海
(3)下列描述最有可能反映图中M地区农业生产特色的是(
??

A.稻花飘香
B.土壤肥沃
C.麦浪翻滚
D.地势低平
10.(2020·开化模拟)“农业是人民的衣食之源,国民经济的基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所示的河流是(?
??)
A.亚马孙河?????
B.密西西比河??????
C.湄公河????
D.幼发拉底河
(2)乙所示区域是著名的农业区,主要表现在(???

①渠道、河流环绕大片稻田
②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
③农业大规模使用机械生产???
④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A.①②??????????????
?????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0·丽水模拟)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从中国出发的货船穿过a海峡后,进入(????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下列关于图中W国自然、人文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湄南河平原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②该国具有深刻的稻作文化印记
③草原面积广大,“羊比人多”
④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2020·萧山模拟)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运河沟通了红海和(
???)
A.里海
B.地中海
C.死海
D.阿拉伯海
(2)下列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寒冷干燥
B.地势比较平坦
C.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D.居民以使用阿拉伯语为主
13.(2020·绍兴)茶叶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阅读以下摘编自《一杯红茶的世界史》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6世纪,葡萄牙人将中国的茶叶从海上带往葡萄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茶叶带到英国,18世纪末,英国贫困百姓家每天也喝得起茶,1851年,福建制茶工人以及若干茶苗茶种被秘密海运到印度加尔各答。茶苗茶种先后在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引种成功。
材料二:英国将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生产推广到茶叶生产中,茶叶的成本迅速下降,产量增大,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地广设茶叶工厂,后来的发展中,部分具有国际视野的茶企,其生产、销售逐渐遍及全球,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的跨国企业,饮茶习俗进一步风行世界。
材料三:英国、斯里兰卡等国的知名茶企都有自己的成功秘决:有的拥有传承百年的调茶工具和调茶师队伍;有的根据顾客需要,创新调配出口味独特的红茶;有的长期与外国茶企保持交流,设计符合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茶叶产品。
(1)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完成茶叶贸易和茶树移植的路线绘制。(温馨提示:先在图例空白处设计两条线路的不同图例,再在图中标注线路)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分析茶叶日渐风行世界的原因,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材料三中茶企的成功秘诀对更好地弘扬中国茶文化有何启示?
14.(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国家,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推进,意大利成为欧洲游的理想目的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意大利在世界的位置
图2意大利简图
图3波河流域气候图
(1)结合图1图2,描述意大利的地理位置。(4分)
(2)根据图文资料,概括意大利成为著名旅游国家的有利条件。(4分)
(3)波河的枯水期在
(A.夏季B.秋季C.冬季)。根据图2和图3阐述理由。(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答案】
(1)C
(2)A
【考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可知,埃及的地理位置主要是:①地跨亚非两大洲,②全部位于北温带错误,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③北部濒临地中海,④主要位于东半球,①③④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图中信息表明,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沿岸水源充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2.【答案】
A
【考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经纬度及该国轮廓可知,该国是法国。该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地中海,属于地中海气候。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地中海气候全年的降水较少,而且高温季节雨量甚少。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
3.【答案】
(1)B
(2)D
【考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给出的经纬网判断方向,以甲地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甲地位于丁地的西北方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题意,图中四地符合条件的只有丁地。甲地和乙地位于热带,不在热带以南;丙地符合热带以南,但降水量不符合。因此,图中四地位于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的是丁地。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经过规划建设的城市,环境优美,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澳大利亚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4.【答案】
(1)B
(2)A
【考点】七大洲、四大洋,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1)南极洲被三大洋包围,图中P海域是太平洋。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断,以中山站为参照物建立方向“雪龙2”号抵达的的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6块大陆中,南极大陆排名第5。南极大陆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闭状态,是一块远离其他大陆、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的大陆,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临时居住和工作。
5.【答案】
C
【考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人口问题及对策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问题。对比分析该图1980~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可知,0~15岁少年型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45岁年龄段(年轻人口)人口比重2000年至2025年呈下降趋势,说明年轻劳动力会逐渐短缺;60~80岁老年人口比重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从人口年龄结构看,该国人口模式属现代型,符合的只有日本。虽然中国目前已属于现代型,但在1980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型,予以排除。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答案】
(1)A
(2)D
(3)C
【考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和四大洋的分布。根据给出的经纬度判断该国家是美国。图中数字①所处的海域是太平洋。故选A。
(2)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根据上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地势特点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分三部分。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生产特色。根据上题分析,②区域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其农业生产特色是发展了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自然人文特色、四大洋的分布,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7.【答案】
(1)D
(2)C
【考点】七大洲、四大洋,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的判读。根据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本图纬度是北纬度,经度是东经度为主。北纬度可以确定阴影部分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本图的经度是东经120度至西经150度,可见是跨东西半球。因此,图示区域全部属于北半球。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根据上题分析,图中阴影部分位于太平洋。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的识记,对经纬网定向法的判读能力。
8.【答案】
(1)D
(2)B
【考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由图可知,甲是俄罗斯位于欧洲部分的东欧平原,乙是位于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丙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丁是东西伯利亚山地。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俄罗斯自然人文特征。有关俄罗斯的地形叙述,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所以甲属于欧洲,乙、丙、丁属于亚洲;图中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三条河流都注入北冰洋;俄罗斯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甲乙两区;俄罗斯地势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俄罗斯主要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能力。
9.【答案】
(1)D
(2)D
(3)C
【考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图分析,山脉K是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其走向东北—西南;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查阅相关地图可知,图中L城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上海的相同。拉萨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乌鲁木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M地区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因此,最有可能反映图中M地区农业生产特色的是麦浪翻滚。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美国大平原,位于美国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缓缓向东倾斜。气候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地带性植物类型为草原型植被。美国大平原土壤肥沃,适于农业耕作,有机质含量很高。美国重要的粮食出口基地。
10.【答案】
(1)B
(2)C
【考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河流的分布。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所示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有关知识。乙所示区域是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发展了商品谷物农业,其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故①渠道、河流环绕大片稻田,错误;②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正确;③农业大规模使用机械生产,正确;④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中部大平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
11.【答案】
(1)C
(2)A
【考点】世界典型区域,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海峡是马六甲海峡,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船只从中国出发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图中W国是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具有深刻的稻作文化的印记。该国的南部是湄南河平原,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人口稠密,机械化水平低。草原面积狭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浅滩暗礁不多,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有世界著名海港新加坡港。
12.【答案】
(1)B
(2)D
【考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运河是苏伊士运河。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给出的信息判断,该区域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冬季气温高于零度;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断,地势起伏较大;根据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看,该区域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该区域的居民大多数是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居民以使用阿拉伯语为主;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13.【答案】
(1)要求线路绘制正确,且表示方法与所设计的图例一致。第一条线路是:中国--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葡萄牙--英国。第二条线路是:中国--马六甲海峡--印度--斯里兰卡。两条线路可以采用一个粗线,一个细线。图略。
(2)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大陆之间的商业联系,促进了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能力提高,使茶叶消费大众化。经济全球化促使茶叶的生产、销售、贸易进一步发展,(任答两点)
(3)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茶文化;推动中华传统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对外开放,促进茶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考点】世界典型区域,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条线路是:中国--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葡萄牙--英国。第二条线路是:中国--马六甲海峡--印度--斯里兰卡。
(2)据材料一“16世纪,葡萄牙人将中国的茶叶从海上带往葡萄牙。1662年
,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茶叶带到英国”和材料二“
英国将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生产推广到茶叶生产中,茶叶的成本迅速下降,产量增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茶叶日渐风行世界的原因,从历史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大陆之间的商业联系,促进了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能力提高,使茶叶消费大众化。触及全球化促使茶叶的生产、销售、贸易进一步发展。
(3)根据材料,茶叶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从社会学科角度看,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茶文化;推动中华传统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对外开放,促进茶文化在交流交流互鉴中发展。
故答案为:(1)要求线路绘制正确,且表示方法与所设计的图例一致。第一条线路是:中国--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葡萄牙--英国。第二条线路是:中国--马六甲海峡--印度--斯里兰卡。两条线路可以采用一个粗线,一个细线。图略。
(2)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大陆之间的商业联系,促进了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能力提高,使茶叶消费大众化。经济全球化促使茶叶的生产、销售、贸易进一步发展,(任答两点)
(3)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茶文化;推动中华传统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对外开放,促进茶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点评】(1)主要考查海上运输通道,熟悉主要海洋和海峡即可。
(2)本题以茶叶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为切入点,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茶叶日渐风行世界的原因,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3)本题考查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于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
题要求较高。
14.【答案】(1)约北纬37—47度,东经8—19度;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4分)
(2)自然条件:宜人的气候,美丽的海岸风景和山谷风光;人文条件:古老的建筑悠久的历史;发达的交通良好的旅游设施。(4分)
(3)B(秋季);(1分)理由:夏季高温,阿尔卑斯山冰雪融化;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