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 3.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初步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了解研究问题和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学习重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学习难点】 速度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活动】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观察游泳比赛时,观众和裁判员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 【总结】 方法一(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裁判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 【猜想】哪一张纸下落得较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采用哪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没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两张纸片从不同的高度释放,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即计算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及其测量 【总结】速度是用来描述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通过的离。 用符号____表示速度,_______表示时间,_______表示路程。 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常用速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会读汽车行驶时表盘中速度表指针的动态变化。 了解人和某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人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4m/s。 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5m/s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人步行时的速度为1.4m/s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 1m/s=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 注意:会看速度标志牌和路程标志牌。 【活动】 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表格: 【达标检测】 1.完成以下速度单位的换算: (1)1080km/h=_________m/s; (2)6.8×108nm=______m, (3)6.5m/s=_________km/h; (4)1.5min=_________s; (5)7200s=________h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通过的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那么它的速度为_____m/s,在第2秒内的速度为______m/s,前2秒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3.甲车的速度V1=36km/h,乙车的速度V2=15m/s,则V1_____V2,2小时内甲车行驶____米,乙车行驶30km需要_______小时。 4.汽车的速度计上有“km/h”字样,当速度计指针指在“90”处,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________km/h=________m/s。 5.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可用符号________或_________表示。 6.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2秒就驶过一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则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这辆车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超过速度。 7.要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5_____。 8.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为5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要______h。 9.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缓解铁路运力紧张状况,今年4月份我国铁路进行了第五次大提速。2004年4月17日19时23分,西安至北京Z20/19次直达特快首发列车由西安火车站缓缓驶出,这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列全列软卧特快列车。陕西日报以“西安至北京直达特快列车昨晚开行,一路不歇到京城”为标题在头版进行了特别报道。Z20/19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1200km,运行12h,最高时速可达160km/h,即_______m/s。Z20/19次列车西安至北京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11.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测细铜钱的直径,铜线的直径是( ) A.1.45mm B.1.5mm C.1.9mm D.29.0mm 12.速度是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 A.行人 B.卡车 C.飞机 D.人造卫星 13.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道( ) 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15.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2:9 B.2:1 C.9:2 D.1:2 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