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3课时相对原子质量离子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新课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讲,原子核外空间很大,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那么,电子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重点。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原子(体育场)原子核(蚂蚁)推进新课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原子很小,让我们看看一个原子有多重:1个碳原子:1.993×10-26kg1个氢原子:1.67×10-27kg1个氧原子:2.657×10-26kg思考:原子的质量很小,记忆、计算都很不方便,怎么办?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这种碳原子质量是:1.993×10-26千克,其1/12约为1.661×10-27千克点击播放例: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是1(单位1一般不写出)。几种原子的质量1121656几种常见原子实际质量/kg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1.674×10-27碳原子1.993×10-26氧原子2.657×10-26铁原子9.288×10-26可以说原子的质量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完成下列表格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氢11碳6612氧88钠111223铁2656离子怎样形成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这种分层运动也叫分层排布。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做高速的运动,它们会相互碰撞打架吗?会有什么特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2.最外层上最多可排8个电子(第一层作为最外层时,最多2个);3.电子总是先排满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再排能量较高的电子层。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原子核电性核电荷数为8分别代表第一层、第二层电子层代表各层电子数,且2+6=8思考:每个原子的电子层上的电子排布都一样吗?是否有规律?质子个数为1-14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规律: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结果稳定,性质稳定;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离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阳离子:Xn+如Mg2+(镁离子),NH4+(铵根离子)阴离子:Xn-如Cl-(氯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离子符号的意义:3Ca2+表示钙离子的个数为3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显电性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粒子电性符号联系【实验2-8】把装满氯气的集气瓶倒扣于加热至熔化的金属钠上,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实验现象:纳在氯气中剧烈然烧,并放出大量白烟,即生成的氯化纳。点击播放归纳小结物质由微粒构成随堂练习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例如,氢气的构成粒子是______,汞的构成粒子是______,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______和______。2.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____电荷,成为____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____电荷,成为____离子。带电的原子叫做____。分子原子氢分子离子汞原子氯离子钠离子正阳负阴离子3.下图所示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核外有___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电子。1638得到64.选择题(1)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12gB.12C.1.66×10-27kgD.1/12g(2)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A.分子B.原子C.阳离子D.阴离子BD5.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计算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课堂小结谈谈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P552.3习题7、8;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谢谢!(共24张PPT)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第1课时原子的性质复习导入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的性质a.构成物质的分子体积和质量小且在不断的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3.从分子角度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4.用分子的观点说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推进新课原子是什么在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以后,我们追寻物质构成奥秘的目标就是分子了。分子本身怎样构成?分子能不能分割?原子点击播放思考:1.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氧化汞的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反应生成的物质——氧气和汞分别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222在以上化学变化中,可知:(1)氧化汞分子分解成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再构成氧气。换句话说,氧化汞分子是由汞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由此可见:分子由原子构成的。(2)汞原子和氧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变化,只是组合方式发生改变。它们重新组合后构成新的物质。(3)有的物质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固体非金属(碘I2除外)、稀有气体等。原子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常见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例:铜、汞、镁、氦气、氖气、氩气CuHgMgHeNeAr归纳小结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原子也在不断地运动着,且原子的体积很非常小。用STM获得的石墨中碳原子的图像如果把一个水分子与一只乒乓球相比较,相当于拿一滴水与地球相比较。如果把一个氢原子与直径为1cm的小球相比较,相当于拿一个苹果与地球相比较。讨论:分子和原子你们已经有了哪些了解?原子分子物质构成、在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在化学变化中分裂成构成构成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断地运动;微粒间有间隙;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概念特性区别联系学过前面的内容后,你知道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了吗?请填写下表。N2NO2OCO2COH2OHO随堂练习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C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3.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答: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课堂小结谈谈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P552.3习题1、4;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谢谢!(共25张PPT)第2课时原子的结构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新课导入道尔顿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体。点击图片播放视频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对发展化学学科起了推动作用,其主要论点: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不可分割的实体;③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那么,原子究竟是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呢?推进新课原子内部有何奥秘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点击播放阅读课本P48-49页并讨论:1.原子是实心球体吗?抛开化学变化能否将原子再分下去?若能,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2.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3.原子中各种粒子带电情况如何?4.什么叫核电荷数?它与质子数有什么关系?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每个电子带1单位负电荷每个质子带1单位正电荷不带电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注意:并不是所有原子均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如氢原子原子核内无中子。讨论:观察下表不同原子中各微粒的数目,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或看P49页表格)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氯1718171.是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不是,在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2.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吗?一定。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3.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吗?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不同种类的原子,主要是因为其核内哪种微粒数不同?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即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由于同一原子中,原子核里的质子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且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归纳小结所带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科学家们为了形象直观、简便地表示原子的内部结构,设计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电性核电荷数为8分别代表第一层、第二层电子层代表各层电子数,且2+6=8知识视窗质子个数为1-14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规律总结】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2.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惰性状态是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如氦、氖、氩等。3.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趋向于里层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反应中较易得到电子趋向于本层的稳定结构。随堂练习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8816161111原子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氧88硫1616钠1211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原子B.分子C.质子D.中子3.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AB4.有一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中子数为66,则这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4966B.6649C.6666D.4949D5.以氧原子为例回答问题: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答: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在氧原子中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有8个电子在核外一定空间内高速运动。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于整个原子中正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课堂小结谈谈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P552.3习题2,3,5,6;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卢瑟福原子模型——标清.mp4 氧化汞受热分解 视频-_标清.mp4 相对原子质量介绍视频-_标清.mp4 第1课时 原子的性质 课件(24张ppt).ppt 第2课时 原子的结构 课件(25张ppt).ppt 第3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 离子 课件(30张ppt).ppt 道尔顿“原子论”模型简介 视频-_标清.mp4 钠在氯气中的燃烧-_标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