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新课导入在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因为它是维持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所以人们曾把它叫做“养气"。氧气推进新课氧气的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稍大(3)不易溶于水(4)有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例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易溶于水B.氧气是淡蓝色的气体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大C不易溶于水,×无色气体,×√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大,氧气含量第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3-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木炭,先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燃烧现象。1.炭与氧气的反应【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都是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的气体。红白变浑浊【实验结论】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铁与氧气的反应【实验3-2】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杆,至其快烧尽时,伸入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现象。【实验现象】在空气中:铁丝,不能燃烧;在氧气中:(1)剧烈燃烧,,(2)放热,(3)生成色固体。红热火星四射黑【实验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小组讨论】(1)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铺一层沙或少量水?(2)火柴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待火柴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底。利用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使铁丝的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引燃铁丝。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实验3-3】把一段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空气中点燃,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燃烧现象。3.蜡烛与氧气的反应【实验现象】在空气中:产生色火焰,有少量;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色火焰,并产生。黄白雾黑烟白【实验结论】【总结】(1)可燃物在气中比在气中燃烧要剧烈;(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氧空氧氧化反应凡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是快速进行的较激烈的氧化反应。另外,有的氧化反应进行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例如金属生锈、呼吸作用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叫做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注意】(1)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包括“氧气”,但“氧”不等同于“氧气”,还可以是含氧化合物中的氧。(2)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那样剧烈。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叫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缓慢氧化不发光。【小结】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于氧气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很多物质容易跟氧气发生激烈的或缓慢的氧化反应,这正是氧气应用广泛的原因。臭氧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常条件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液态氧是无色的,固态氧是淡蓝色的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可以溶解于水C2.以下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A.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会发光发热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激烈C.碳在氧气中燃烧时,伴有蓝色火焰和火星四射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C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的最佳方法是()A.测定气体的密度B.伸入带火星的木条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伸入燃着的木条DD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课后习题;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ppt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wmv 臭氧.mp4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mp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