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时1降水的变化课程内容标准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课标具体目标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1.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2.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3.使用降水资料,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和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和阅读。是什么因素形成了上述不同的现象呢?学生回答降水活动一: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2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自主学习:分析两幅图中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比较两者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什么差异?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活动策略:本部分为基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来完成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目标评价:学生能够积极回答会问题,准确描述出两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从而认识到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活动二:学会绘制降水柱状图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3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自主学习:PPT出示一组降水数据,学生根据学案完成降水柱状图的绘制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毫米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2.小组合作交流根据绘制的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5)分析下面四幅图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3.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4.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绘制降水柱状图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学会如何分析降水柱状图活动策略:本部分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先动手绘制降水柱状图,再小组合作交流分析来完成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目标评价:学生能够积极回答会问题,准确绘制出降水柱状图,进而分析降水柱状图的变化规律,从而总结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完成相应习题。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时2降水的分布课程内容标准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总结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课标具体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2.运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能够归纳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3.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运用世界年降水量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播放世界“雨极”和世界“干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世界上降水量的差别之大,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来表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呢?活动一:认识等降水量线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自主学习:思考:如何定义等降水量线?1、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1、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等降水量线的定义活动策略:本部分为基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故让学生通过读图结合自身经验来完成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目标评价:学生能用积极回答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等降水量线的定义,说出等降水量线上的点的共同特征是降水量相同即可。活动二:分析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2活动程序:小组合作—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小组合作: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小组展示交流的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世界年水量的分布规律活动策略:本部分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形式完成学习。学生通过读图结合自身经验来完成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目标评价: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能用用选取具体地点进行比较的方式归纳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活动三:分析影响降水量分布的因素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3活动程序: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自主学习:分析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完成学案的连线题,从而认识影响降水的因素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影响降水量分布的因素活动策略:学习气温的影响因素为学生学习降水的影响因素打下了基础,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分析思考来完成学习,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目标评价:学生能准确地完成连线。完成相应习题。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第3节第1课时降水的变化.doc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第3节第2课时降水的分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