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教师版)一、单选题1.2018年11月11日,法国政府在巴黎凯旋门前举行仪式,隆重纪念(???)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90周年????????????????????????????????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答案】D2.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一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结果《凡尔赛条约》却将这些特权转让给了日本。这深刻表明(???)①一战后中国仍然属于被宰割的地位②德国、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居于主导地位③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分赃的会议④弱国无主权、弱国无外交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3.如图所示是一幅国际政治漫画,若为该漫画的问号处标注文字说明,则应写上(???)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绞肉机”?????????????????C.?德国突袭波兰?????????????????D.?珍珠港事件【答案】A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欧洲为主战场,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其中东线的交战双方应是(???)A.?英国、法国——德国??????????????????????????????????????????B.?奥匈帝国——塞尔维亚C.?英国、法国——俄国??????????????????????????????????????????D.?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答案】D5.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有些同学则认为主要责任在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C.?西方列强争夺霸权的战争????????????????????????????????????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答案】C6.《全球通史》中写道:“德国人在短短的战线上集中了1400门……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法国人赶紧调集增援部队,并提出了‘不让他们通过’的战斗口号。……最终结果是:法军总共伤亡35万人,德军的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被称为最惨烈之战。”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敦刻尔克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答案】C7.一战期间,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凡尔登战役???②萨拉热窝事件???③美国参战???④德国投降A.?②③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答案】B8.“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B.?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C.?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D.?种族间矛盾激化的结果【答案】A9.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持续时间4年多参与国家30多个死伤人数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B.?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C.?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答案】A10.下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的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答案】A二、材料分析题1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却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说历史】【追根溯源】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比较项目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1234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3412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243材料二: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曾说过:“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材料三: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士兵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1)上图中的二三角形和外圆代表的集团名称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哪一历史事件?(4)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5)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请从一战的性质和目的角度分析原因。(6)近年来,美日韩军事同盟正在中国周边制造“亚洲的火药桶”,并在中国周围军演不断。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世界和平。【答案】(1)三角形代表三国同盟(或同盟国);外圆代表三国协约(或协约国)。(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萨拉热窝事件。(4)凡尔登战役。因为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5)不正确。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列强掠夺和侵略战争,参战的大多数国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6)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吸取教训,铭记历史等。三、综合题12.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2)图中字母A、B分别代表的是哪两个国家?(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什么?【答案】(1)同盟国??协约国(或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英国??德国(3)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学生版)一、单选题1.2018年11月11日,法国政府在巴黎凯旋门前举行仪式,隆重纪念(???)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90周年????????????????????????????????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2.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一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结果《凡尔赛条约》却将这些特权转让给了日本。这深刻表明(???)①一战后中国仍然属于被宰割的地位②德国、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居于主导地位③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分赃的会议④弱国无主权、弱国无外交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如图所示是一幅国际政治漫画,若为该漫画的问号处标注文字说明,则应写上(???)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绞肉机”?????????????????C.?德国突袭波兰?????????????????D.?珍珠港事件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欧洲为主战场,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其中东线的交战双方应是(???)A.?英国、法国——德国??????????????????????????????????????????B.?奥匈帝国——塞尔维亚C.?英国、法国——俄国??????????????????????????????????????????D.?俄国——德国、奥匈帝国5.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有些同学则认为主要责任在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C.?西方列强争夺霸权的战争????????????????????????????????????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6.《全球通史》中写道:“德国人在短短的战线上集中了1400门……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法国人赶紧调集增援部队,并提出了‘不让他们通过’的战斗口号。……最终结果是:法军总共伤亡35万人,德军的伤亡人数也几乎同样的多,被称为最惨烈之战。”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敦刻尔克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7.一战期间,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凡尔登战役???②萨拉热窝事件???③美国参战???④德国投降A.?②③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8.“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B.?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C.?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D.?种族间矛盾激化的结果9.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持续时间4年多参与国家30多个死伤人数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B.?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C.?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10.下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的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二、材料分析题1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却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说历史】【追根溯源】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比较项目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1234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3412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243材料二: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曾说过:“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材料三: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士兵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1)上图中的二三角形和外圆代表的集团名称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哪一历史事件?(4)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5)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请从一战的性质和目的角度分析原因。(6)近年来,美日韩军事同盟正在中国周边制造“亚洲的火药桶”,并在中国周围军演不断。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世界和平。三、综合题12.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2)图中字母A、B分别代表的是哪两个国家?(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B8.【答案】A9.【答案】A10.【答案】A二、材料分析题11.【答案】(1)三角形代表三国同盟(或同盟国);外圆代表三国协约(或协约国)。(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萨拉热窝事件。(4)凡尔登战役。因为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5)不正确。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列强掠夺和侵略战争,参战的大多数国家的目的是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6)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吸取教训,铭记历史等。三、综合题12.【答案】(1)同盟国??协约国(或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英国??德国(3)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1.1.2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版九年级上本资料为作者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复习旧知在上一课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1.帝国主义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各国殖民地其经济实力的比例倒挂 经济:美、德后来居上,反超英、法2.两大敌对阵营的形成同盟国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3.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后果:《他们已不再变老》是一部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一战纪录片,于2018年10月16日在伦敦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于2019年11月11日在中国艺联专线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了1914年至1918年间战争之中一些人的真实故事,电影聚焦于1914年—1918年一战士兵的日常生活。片中大部分史料均为首次公开,制作团队应用最顶尖修复、上色及3D技术,将百年前影像进行全彩修复并重新加入声效,以英国老兵口述史为旁白还原一战士兵遭遇和感受。走近一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根源:实质:表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德国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其野心大为膨胀,要求争夺世界霸权。在非洲,德国企图建立从东非到西南非洲(纳米比亚)斜跨非洲大陆的“赤道非洲帝国”,这与英国从开普敦到开罗的“二C”计划交叉相撞;在中东,德国修建“三B铁路”,直接损害了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并威胁着英属印度的安全。?德国认识到,英国是以举世无双的海军而称霸世界的,要想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就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声称:“我们必须把制海权夺到手中。”德国的第一个海军法案获得议会通过之后,就与英国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德国的海军军费增加了9倍(英国只增加3倍多)。德国海军建设速度异常之快,以致在短期内其海军力量就跃居世界第二位,紧追英国之后。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架势,英国开始积极寻找同盟者。鉴于法国和德国是“世仇”,就首先同法国接近,于1904年签订了“英法协约”,调整了双方矛盾。随后,鉴于俄国与德国争夺土耳其的矛盾,英国又同俄国接近,于1907年签订了“英俄协约”,协调了双方在中亚地区的矛盾。历来奉行“均势外交”的英国,抛弃前嫌,与法国和俄国握手言“欢”,其目的十分明显: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先后与法国、俄国签订协约,从而结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与此前1882年结成的德、意、奥“三国同盟”相呼应,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好了准备。随后,几个强国纷纷插手巴尔干事务,一战的战火便迅速点燃?英德矛盾普法战争后,德、法之间在欧洲的矛盾十分尖锐;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西欧和中东的霸主地位,法国力图“复仇”,而德国为了遏制法国,不但实行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而且还扩军备战,准备在新的战争中打败法国.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这可以追溯到波兰客帝国的末期,首先要说明的是,法兰克帝国在查理曼死后,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三分法兰克,也就是东法兰克,中法兰克,西法兰克,这三个国家就是德国,意大利,法国的前身。后来东西法兰克不断蚕食中法兰克的领土,于是原属于中法兰克的洛林就成了西法兰克的领土9世纪末,西法兰克的波索公爵宣布拒绝对西法兰克国王效忠,并自立为王,为换取东法兰克的中立,得以腾出手来对付波索。西法兰克路易三世把洛林割让给他的叔父、萨克森国王路易二世(路易二世属东法兰克支系),880年初在恩河畔的利贝蒙签订《利贝蒙条约》,该条约将《梅尔森条约》中划分给西法兰克的洛林的土地割让给东法兰克,。从此德、法两国为了洛林展开了长期争夺,洛林也成为两国争夺欧陆霸权的主要战场。法德矛盾19世纪末,俄奥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欧、亚、非三洲交汇处,战略地位显赫,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而争夺最激烈的就是俄国和奥匈帝国。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不断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列强争夺霸权最敏感的地区。当时的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像今天的克罗地亚等都已经被奥匈帝国吞并了,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了,所以俄奥矛盾围绕着巴尔干半岛问题很尖锐。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而奥匈帝国一向把巴尔干半岛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奥矛盾因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而激化了,双方也开始大力扩军备战。1913年奥匈正规部队达到56万,军费开支达到5.83亿克朗。在这一年,俄军达到130万人,沙皇政府还通过了新的扩军方案,准备将常备军扩充至230万人。1912年俄国陆军预算已达5.72亿卢布,海军预算也达到了3.5亿卢布。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的各种矛盾更为激烈和复杂。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二、那么,你知道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一、为什么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地理位置重要: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汇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主要原因)3、大国争夺: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你怎样评价这件事?普林西普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结果非但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反而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1.原因2.过程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3.后果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本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和斗争萨拉热窝事件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直接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具体原因)一战爆发的原因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国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地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役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西线是英国、法国与德国交战的战场;东线是俄国与德国、奥匈帝国交战的战场;南线则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交战的战场。西线和东线是大战的主要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军队同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法国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两次会战。第一次战役:1914年8月法国边境之战后,法第4、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于9月初撤至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告终。英法联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推进60公里,伤亡25万人,德军损失30万人。此役双方均有失误。第二次战役 1918年5~6月,德军在埃纳河地区实施进攻后,形成正面80公里、纵深60公里的马恩河突出部。此役,协约国军队损失6万人,歼敌12万人,向前推进40公里,将防线缩短45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由此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后果: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告终。英法联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推进60公里,伤亡26.3万人,德军损失22万人。英法联军行动迟缓,坐失战机,使德军保存了实力。马恩河战役意义:它使法国避免了军事上的全面崩溃,使一战西线战场形成胶着态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糟糕困境,为德国战败埋下伏笔。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凡尔登战役意义: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受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无法及时弥补。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巡洋舰火炮飞机坦克毒气弹德国潜艇一战中的新式武器1915年1月31日,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首次大量使用了催泪毒气弹(数千枚毒气弹被发射到法军阵地),但由于当地的天气,并未产生预期影响。1915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使用氯气攻击协约国联军,这是人类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法军在战争中率先使用催泪弹。催泪弹开始并不被当成化学武器,主要是用于近战,将敌人驱赶出固守的战壕。况且,法军的催泪弹很烂,手榴弹释放的催泪气体很少,浓度不够。1915年4月22日,在第二次伊普尔之役,德国用氯气攻击法国,加拿大和阿尔及利亚联军。1915年光气与氯气的混合化学武器在实战中被英军使用。1917年芥子气被引入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冲突中一战毒气弹使用年表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阵亡共约134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被称作“索姆河地狱”,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索姆河战役1916年6月24日英、法两国联军突破索姆河,7月1日联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进攻先后突破了德军的第一,二阵地。7月中旬联军突破德军第三阵地,但是在7月以后的进攻中联军收效甚微。后期因为天气恶化,伤亡巨大,英法联军退出了战斗,作战计划宣告失败。战争经过:影响: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两国海军舰队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展开了一场对决,此役是有史以来参战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惟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最终,虽然德国海军损失的舰船和人员相对英国海军较少[英国皇家舰队本土舰队依然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最终胜利。日德兰海战其后发展至无限制潜艇战战争经过:日德兰海战达到了大炮巨舰主义的最高潮,北海的制海权仍被英国人牢牢掌握,从战略上,英国赢得了胜利。日德兰海战是战列舰时代规模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舰队决战。在这次海战中,大炮巨舰主义遭到失败。此后,德国和其它海上强国开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新型力量和探索新的战法。日德兰海战送走了人类海战史上一个旧的时代,同时揭开了人类海战史上的新篇章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在战争初期,美国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出售军火和其他物资,大发战争横财。战前,美国欠欧洲近60亿美元的债务,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但还清了贷款,还借出了100亿美元给协约国,美国的中立是一种伪装的和平。美国参战借口美国参战带动了一批中立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影响: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1917年1月,俄国革命运动急剧发展。资产阶级也感到沙皇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企图发动宫廷政变,10日,发展成为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总罢工,罢工人数达到25万人。沙皇政府下令开枪镇压参加示威和集会的群众,激起人民更强烈的反抗。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起义士兵和工人逮捕沙皇的大臣和将军,释放政治犯,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出《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宣布首都已经转到起义人民手中。革命在全国迅猛展开。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俄国退出一战在协约国的劝诱下,1917年8月1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将十四万华工在英法两国政府的征召和中国政府的安排下,远涉重洋,作为苦力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为协约国集团的所谓“文明之战”贡献“苦”与“力”。中国参战给人民带来的是新灾难。战争使各国人民深受苦难,但战争也唤醒了各国人民,引发了人民革命。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福煦元帅的列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一战结束。(4)战争的结果:1918.11同盟国集团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哪些事件加速了大战的结束?各交战国发生了革命运动俄国十月革命,退出大战 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课堂小结是一场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这种说法正确吗?这种说法错误。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战争造成巨大损害战争历时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参战国家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战争范围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卷入人口超过15亿“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人员伤亡3000多万人经济损失3000多亿美元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损失惨重。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交战双方:主要战役:特点:性质:影响:启示:1914.7——1918.11同盟国VS协约国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最惨烈)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使用新式武器、十分残酷直接原因(导火线):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战争是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萨拉热窝事件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竞争、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根本原因:其他原因:课堂小结1.一战中先属于同盟国,后为自身利益加入协约国的是?()??????????????????????????????????A.日本B.英国???C.美国????D.意大利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A.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B.殖民主义战争 C.法西斯侵略战争 D.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战争AD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挑起这场大战的是()A.英、法B.英、俄C.德、奥D.德、意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残酷和惨重伤亡载入史册,得到了“绞肉机”的称号,这场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CA12.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2)图中字母A、B分别代表的是哪两个国家?(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什么?(1)同盟国??协约国(或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英国??德国(3)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2第一次世界大战.pptx 1.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学生版).doc 1.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