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磁波及其传播 【学习目标】 1.了解波的两种运动形态。 2.理解关于波的几个概念:振幅、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3.掌握波速、波长、周期、频率之间数量上的关系。 4.知道电磁波的实质及特性;知道光是电磁波。 5.通过观察水波、橡皮绳振动时产生的波形,培养学生联想类比的思维能力。 6.通过了解麦克斯韦和赫兹分别预言和发现电磁波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攀登、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7.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的实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即生活,生活即物理”的科学道理,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重点】 电磁波的实质及特性。 【学习难点】 对波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 1.如图所示为一列波在橡皮绳中的传播,当绳向上升起时,形成的像山峰似的凸起叫 ,当绳下降时形成的凹谷叫 ,两相邻波峰成波谷之间的距离叫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距离为 个波长。 2.我们把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 ,单位是 ,它反映了波源 。 3.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叫做 ,用字母 表示,单位 ;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用字母 表示,单位 。频率与周期反映了波源振动的 ,它们的关系是,f = 。 4.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 ,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5.波的传播速度V=λ/T或V= 。 6.所有的波都在传播 的运动状态,例如:橡皮绳传播的是 的运动状态,而声波传播的是 的运动状态。 7.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 。德国物理学家 第一次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8.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 ,其速度与 的传播相同。 9.振荡电流是 的电流,当导体中有振荡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产生 并且不断地向空间 方向传播。 10.单位换算: (1)8kHz= Hz (2)7.8MHz= Hz (3)60MHz= Hz (4)2000kHz= MHz 11.我们在“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实验中: (1)选用的器材是什么? (2)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3)如果从收音机里听到“嚓嚓”的响声,表明什么? (4)从实验中你能知道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吗? 12.完成以下关于电磁波的填空: (1)跟 相似,电磁波有自己的 和 (2) 叫振荡电流,它能产生 它的频率就等于 的频率 (3)电流每振荡1次, 向前传播的距离就表示它的 (4)电磁波的频率等于 的频率。 (5)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频率及波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6)要想使无线电波传送得远,主要方法是 13.在真空中传播着几种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B.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越快 D.不论什么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等 14.一种电磁波的波长为100m,它表示( ) A.这种电磁波能传递的距离为100m B.这种电磁波1S内能传播100m C.这种电磁波1S内出现100个波峰或波谷 D.这种电磁波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是100m 15.某电视台节目的发射频率为3×105兆赫,其波长为( ) A.1m B.1dm C.1cm D.1mm 16.关于无线电通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波速等于波长除频率 B.频率大的电磁波,波长也长 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一样,也是3×108m/s D.无线电广播用的是长波的微波 17.下列几种情况中会产生电磁波的是( ) A.用电锯锯铝材时进出火花 B.用声响探测海底时接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波 C.敲击音叉时,音叉高速振动 D.微波炉产生微波 18.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电流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的影响 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时对电视机的影响 C.电流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而产生的 D.以上原因都不对 19.关于电磁波的用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医生用X射线做脑手术 B.用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肺部是否有问题等 C.家庭中的电视机摇控器是紫外线摇控 D.收音机、电视机以及飞机和舰船上的雷达都要用到无线电波 20.举出以下四种电磁波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事例(每种电磁波各举一例)示例:红外线:电视机摇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摇控。 (1)无线电波: (2)微波: (3)紫外线: (4)X射线: 21.你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电磁波或与电磁波有关呢?(至少写出三点) (1) (2) (3) 22.下列设备不是利用电磁波来传播信息的是( ) A.无线电广播 B.电视 C.手机 D.有线电话 23.γ射线、x射线、可见光、微波都是电磁波,以下将它们按波长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正确的是( ) A.γ射线一X射线一可见光一微波 B.微波一可见光一X射线一γ射线 C.x射线一可见光一微波一γ射线 D.γ射线一X射线一微波一可见光 24.手持小木棍上下振动,让木棍的下端间断性地接触水面,激发水波。若小木棍每秒振动3次,相邻两个波峰间的距离为20cm。求: (1)水波的波长、频率各是多少? (2)水波1s内传播多远?波速为多少? (3)加快木棍的振动,你有何发现? 25.下图是一只收音机的波段视窗,调节收音机侧面的调谐旋钮,通过窗口中的波段指标就可以收听到自己想听的电台节目。 请你根据这个波段调谐窗,找到有关此收音机的两条相关信息: (1) (2) 26.电磁污染,已被认为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它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在充分享受电磁波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也日渐感受到它的负面效应:当电磁辐射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导致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失控,引发人头疼、失眠、记忆衰退等症状。根据你刚才的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1)电磁波污染是指 电磁波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 等。 (2)请你预测:长期使用辐射较强的手机会出现哪些不良的症状? (3)民航部门规定:飞机在其降落和飞行时,不允许乘客使用手机,你是怎样理解这项规定的?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的应用也是这样。它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存在副作用——电磁污染。例如,频率超过0.1MHz的电磁渡的强度足够大时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按照有关规定,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波的能量)不得超过某一规定值已知某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的功率为P,设该通信设备向四面八方均匀地发射电磁波,且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由数学知识可知,球面的面积S=4πγ2(式中γ为球半径),球半径与球面总是垂直的。根据上述资料,可估算出人体到该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处的安全距离至少应为 这时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才不会超过规定值。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