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过程与方法:根据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有控制变量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中能积极与他人交流探究结论,能对数据进行初步评价。【教学重点】1、探究物质比热容2、物体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1、制定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2、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1、课前思考【思考】物体吸收热量多少跟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2.实验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____?3.实验方法:____4.实验思路:(1)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保持____和_________相同._______不同.(2)在此用________来显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此实验方法是_____。(3)给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放_______相同的不同物质(水和沙子),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使它们_________,比较它们_________.5.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水和沙子,酒精灯,温度计,玻璃棒以及____和____6.实验步骤:7.实验数据:质量m/kg升高5℃需要时间t/s升高10℃需要时间t/s升高15℃需要时间t/s水0.2沙子0.28.实验结论: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所用时间长,____吸收热多。9.【实验总结】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____。三.比热容c1、定义:____________2、单位:____符号:________3、水的比热容: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___,与物质的____和有关,与其它均____。四.作业1、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J/(kg·℃),.如果将水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将为2、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当地昼夜的温差较_________,从比热容角度来看,这是由于_________。3.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哪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A.北方冬天,用热水循环来供暖B.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C.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4.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用规格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用相同热源同时对两试管均匀加热,实验后,画出如图4所示的图像,其中能正确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像是()5.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如果两者的质量和初温均相同,当它们从外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在一起,则()A.温度将由铜传给铝B.温度将由铝传给铜C.热量将由铜传给铝D.铜和铝之间没有热传递6.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5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确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_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1.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差小?2.汽车发动机为什么用水来冷却?图4图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