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常见的变化类型。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情感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2.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两者的本质区别,学会判断一些常见的变化。【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情景创设 引入新课】【新课导入】展示幻灯片:有关玻璃制品、金属、塑料以及化学纤维等化工产品的图片。教师:化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化学家们的重要工作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探究点一:化学改变了世界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的内容,感悟化学的发展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例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B )A.合成新材料B.编写电脑程序C.研发新能源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探究点二:神奇的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2.观察教材演示实验及“活动天地12”,完成下列问题。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了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固体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发光、放热的现象实验2无色液体变成了 红 色?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变色的现象实验3金属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用手摸试管有 热感?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气体、放出热量实验4蓝色液体变浑浊,有 蓝色沉淀 生成?在化学变化中能产生沉淀【例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粮食酿酒B.湿衣晾干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探究点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答案: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2.化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学习化学有何意义?答案: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例3】教材中有一幅图片(如图),是用铁原子排列的“原子”二字,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D )A.原子是真实存在的B.“原子”二字肉眼根本看不到C.人们已经掌握了控制和移动原子的技术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教师总结】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通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通过化学变化,人们能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板书设计: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一、化学改变了世界二、神奇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能量变化: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当堂检测:1.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D )A.清洗糯米B.把肉切成小块C.用粽叶包粽子D.烧火煮粽子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C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4.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它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镁带,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氧化镁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根据上述有关镁的叙述回答问题: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由 银白 色的 固体 生成 白 色的 粉末 (填物质的颜色、状态),该过程主要发生了 化学 变化;镁带燃烧时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5.电灯可以照明,但在停电的时候,我们可以点燃蜡烛来照明。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指出这两种照明现象的本质区别。(1) 电灯照明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照明属于化学变化 ;?(2) 电灯照明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蜡烛照明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