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2.了解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情感目标】1.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教学难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情景创设 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视频导入)播放短片《神奇的根瘤菌》,让学生在观看影片后发表感想。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出主题——化学的探究要从问题开始。【新课导入】二:(资料导入)展示幻灯片:瓦特发明蒸汽机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关资料。教师:你认为牛顿和瓦特为什么能发现和提出问题?例如:(1)在实际生活中善于观察身边的现象;(2)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3)勤动脑、多思考。【新课导入】三:(图片导入)教师:化学很奇妙,它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呢?让我们一起体验化学探究。【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探究点一:从问题开始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相关实验,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答案:①蜡烛火焰是什么颜色的?内外颜色是否一致?②蜡烛燃烧过程中是否闻到其他异味?③燃烧的是固体石蜡还是液体石蜡?④点燃蜡烛时为什么点燃中间的棉芯才可燃烧,直接点燃石蜡块是否可燃烧?⑤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何变化?⑥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例1】下列研究问题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 )A.采用网上查询的方法,调查本市空气污染指数B.通过观察河水是否澄清来判断河水是否被污染C.采用调查、走访等方法,寻找河水的污染源D.采用推理的方法,分析自来水发黄的原因探究点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及“实验探究11”部分,完成以下问题。1.石蜡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属于 物理 变化。?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 化学 变化。?2.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还是液态的或气态的呢?答案:气态的石蜡。3.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哪些?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自制酸碱指示剂后,将其分别滴入酸、碱溶液中测试效果。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C )A.猜想B.查阅资料C.实验D.交流探究点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实验探究活动结束后,我们要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要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结论及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例3】为了更科学地进行实验探究,有时需要将实验重复多次,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B )A.得到较多的数据B.避免偶然现象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D.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总结】科学探究需要动手操作,更需要动脑思考,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交流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板书设计: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始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当堂检测:1.一元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A.实验B.假设C.观察D.结论2.解决下列科学之谜属于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的是( D )A.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之谜B.埃及金字塔之谜C.天池水怪之谜D.根瘤菌在常温下将氮气转化为氮肥之谜3.某同学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该同学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之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D )A.实验不成功,停止实验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实验相符D.修改假设,重新实验4.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小明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于是进行了下面的思考与实验: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进行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 ①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还没有完全散去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为假设 ③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①② ,因为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烧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