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其中,优生占70%,中等生占20%,差生占10%.这些学生活泼好动,经过一学期学习教育,他们懂得了怎样团结同学,尊重老师,热爱劳动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本学期要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优等生优势,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同时做好困难生辅导转化工作,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
(一)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在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数的理解.
(三)
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
表内乘法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
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
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
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
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
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具体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兴趣。
2、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改编,根据内容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联系教学实际写出切实可行教案。
3、积极参加角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要求,较强扩展,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叫法,提高学习质量。
4、加强学生辅导,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核算题技能和技巧。
5、引导学生在数学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9.2
1.1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9.3
1.2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
9.4
1.3整理与复习
9.5
第一单元测试
9.6
试卷分析
第二周
9.9
2.1
连加运算
9.10
2.2
加减混合运算
9.11
2.3.1
连减和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9.12
2.3.2
连减和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9.13
2.4
解决问题
第三周
9.16
2.5
套圈游戏
9.17
2.6整理与复习
9.18
第二单元测试
9.19
试卷分析
9.20
3.1
认识乘法
第四周
9.22
3.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9.23
3.3
2和3的乘法口诀
9.24
3.4
4的乘法口诀
9.25
3.5
5的乘法口诀
9.26
3.6
6的乘法口诀
第五周
9.27
3.7.1
整理与复习
9.28
3.7.2
整理与复习
9.29
三月份月考
9.30
试卷讲评
第六周
10.8
4.1
角的认识、画角
10.9
4.2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10.10
4.3整理与复习
10.11
第四单元测试
10.12
试卷分析
第七周
10.14
5.1
认识平均分
10.15
5.2
认识除法
10.16
5.3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0.17
5.4.1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0.18
5.4.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八周
10.21
5.5
解决实际问题
10.22
5.6
活动课
10.23
5.7
整理与复习
10.24
第五单元测试
10.25
试卷分析
第九周
10.28
期中测试
10.29
试卷分析
10.30
6.1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10.31
6.2.1
用不同的方法记录统计结果
第十周
11.4
6.2.2
用不同的方法记录统计结果
11.5
6.3
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
11.6
6.4
摸球游戏
11.7
6.5整理与复习
11.8
第六单元测试
第十一周
11.11
试卷分析
11.12
7.1
7的乘法口诀
11.13
7.2
7的乘法口诀的计算与应用
11.14
7.3
8的乘法口诀
11.15
7.4
8的乘法口诀的计算与应用
第十二周
11.18
7.5
9的乘法口诀
11.19
7.6.1
乘法竖式的认识以及9的乘法口诀的计算与应用
11.20
7.6.2
乘法竖式的认识以及9的乘法口诀的计算与应用
11.21
7.7.1
乘法口诀表
11.22
7.7.2
乘法口诀表
第十三周
11.25
7.8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11.26
7.9
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11.27
7.10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11.28
7.11.1
除法的竖式计算
11.29
7.11.2
除法的竖式计算
第十四周
12.2
7.12
倍的认识
12.3
7.13.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2.4
7.13.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2.5
7.14.1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第十五周
12.9
7.14.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2.10
7.15
解决实际问题
12.11
7.16
整理与复习
12.12
7.17
游动物园
12.13
第七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
12.16
试卷分析
12.17
8.1
图形的排列规律
12.18
8.2.1
数字规律
12.19
8.2.2
数字规律
12.20
8.3整理与复习
第十七周
12.23
第八单元测试
12.24
试卷分析
12.25
五月份月考
12.26
试卷分析
12.27
z.1
加减混合与运算
第十八周
12.30
z.2
表内乘、除法
12.31
z.3
观察物体、角的认识
1.2
z.4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探索乐园
1.3
模拟测试
1.4
试卷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