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本课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它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很常见,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理性认识和科学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学生的自主探究。依据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情,教材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特点。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再到社会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本章内容的第一、二节,在学习前两节的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懂得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方法,并且初学物理的同学对实验探究兴趣较高,喜欢动手,而且日常生活经验较丰富,因此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尽量给学生较多的动手机会并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尽量采用小组实验的形式促使学生讨论和思考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学会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步骤〔2〕学会选择可用的器材进行有目的的实验〔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能力目标⑴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⑵观察实验现象,提高观察能力。3、?情感目标⑴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成功的喜悦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教学难点实验的设计,器材的选择。五、教学器材? 每个实验小组:蜡烛2支(同样大小、长短、粗细)、平面镜一块、薄平板玻璃一块、厚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六、教学方法设计:1、?教法设计:探究法、实验法2、学法设计: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七、板书设计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⑴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⑵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⑶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⑷像是正立虚像;八、教学流程图提出问题→观察与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九、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通过猴子捞月的有趣故事引入新课,讲述:本实验主要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我们每天照镜子成像的事例引入,请同学用课前准备的镜子照镜子一分钟,观察像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启发、联想、实践,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明确目标引起注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准备:有目的的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在纸上画一线段,把平板玻璃立在交界线上。实验步骤:1、在白纸一方任意位置放一蜡烛,用笔记下蜡烛的位置,观察平面镜后面的像;再用手触摸,感知此蜡烛是否真实存在。2、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附近移动,观察纸上是否有像;3、拿另一支蜡烛放在平面镜后面移动直到与像完全重合时,记下像的位置。4、观察像和物体大小关系,它们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5、改变平面镜前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重做实验三次,把每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6、取下实验用的纸,沿交界线对折,研究物与像的对称关系。7、换用厚平板玻璃重复实验,会产生什么现象?明确方法步骤,五人人一组,动手探究,观察分析?思考探究:(1)为什么选玻璃板而不选平面镜进行实验???(2)玻璃板是否要与实验桌面垂直。(3)观察、探究像的虚实。(4)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与物到镜面距离、像物连线与镜面关系(5)用厚玻璃板做实验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培养学生有目的的选择器材和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配合学生找准像的位置:不论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寻像的蜡烛都应与蜡烛的像在同一位置上,即二者完全重合。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探究精神总结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先通过课件再现实验过程,然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学生总结实验数据,相互讨论,然后展示实验成果?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反思:学生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理性认识和科学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学生的自主探究。依据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情,教材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特点。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再到社会。以蜡烛、玻璃板等物体作为器材,讨论平面镜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贴近生活。教材还专门设置一块“STS”(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反光镜、手电筒反光装置、太阳灶等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常见东西来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2、实验动手能力较差,课堂反应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