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执教者 许广玲 课例名称 《学会运用工具》 年级 一年级 教材版本 粤教科技版 一年级上册《学会运用工具》单元第4课 教材分析: “学会运用工具”是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认识大自然”单元中的第4课。通过第3课的学习,教科书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感觉器官,并尝试用各种感觉器官感觉身边的各种物体,然后再综合利用各个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事物更多的外部形态特征。在这节课中,教科书利用情境创设提示学生借助工具观察物体,这样可以观察得更细致,再让学生尝试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学会记录自己的发现,丰富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 1是用放大镜观察。本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以模仿的方式跟教师学习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尝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活动2边观察边记录,是指导学生通过使用放大镜观察一种物体,比较使用放大镜观察与肉眼观察的差异,并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的能力。 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科学探究目标。学生通过学会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这为后续科学的学习方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延续上一课的内容,本节课活动主要的科学研究技能还是观察,有所区别的是本课是运用工具(放大镜)进行观察。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听说过放大镜,但使用放大镜的经验比较少,本课也是学生初次接触观察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演示等直观的方式展示放大镜的使用规范。同时,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放大镜时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强调“爱护放大镜”以及“禁止用放大镜看太阳”等教育。对于放大镜的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主要以体验活动为主,通过不断的使用领悟到放大镜可以放大细节,观察物体更清晰等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知道借助工具有助于观察和认识事物。 (2)通过对比观察,感受肉眼观察与使用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3)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和记录观察所得的信息。 (4)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观察主题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进行观察。 (5)在观察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放大镜,通过对比观察,感受肉眼观察与使用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教学难点: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和记录观察所得的信息。 教学准备: 分小组准备、每人一份:放大镜1个、花朵一支、较小物体一个、记录单一张。 教师准备材料:课件、花朵一支、放大镜一个。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参与 任务驱动 课前互动 1、情景(驱动页图片) 在校道边,彬彬手持放大镜观察小蜗牛,波波对彬彬的行为感到好奇。 2、提出问题:彬彬拿着放大镜做什么呢? 3、师:放大镜是一种观察工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使用它。 导入今天的新课:《学会用工具观察》 思考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5分 钟 探究 探究活动 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怎样使用放大镜? 播放视频: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练习使用放大镜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方法,学习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尝试用放大镜观察一种物体。(例如一朵花) 说一说:借助放大镜观察和只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思考 回答问题 模仿练习 回答 通过学生对放大镜的描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通过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发现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会更大更清晰。 15分钟 解释 建立概念 1、观察较小的物体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较小的物体 我们把看到的物体画下来。尽可能把看的到的部分都画下来。 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说一说:你看到了这个物体是怎样的? 2、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物体的细节 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物体的这个部分总是看不清楚,你有什么方法观察到? 边观察边记录并把发现画下来。 每个学生在记录单上画图。 口头汇报 回答 通过使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活动,知道学生进一步熟练放大镜的使用方法领悟到借助放大镜观察可以放大细节,能使结果更加清晰。意识到借助工具可以更好的认识事物。 18分钟 迁移 运用知识 学会了放大镜的使用后,你想用放大镜观察哪些物体? 为什么? 小结:当我们观察比较小的物体时,直接借助肉眼可能会看不清,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放大镜一类的工具帮助我们进行观察。 运用知识描述自己的计划 运用所学的知识迁移大更多的场景中,进一步巩固对放大镜作用的认识。 2 分钟 评价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问题 生生之间互动评价 板书设计: 学会用工具观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