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认识水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水的物理性质,认识到水是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的液体;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和描述实验结果。能用证据说明问题; 3.在活动中能够细心观察;能够合作互助,善于交流; 4.认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的存在。 教学重点: 观察水、辨别水,认识水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水无固定形状。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水(一次性杯装)、一次性筷子2根、4杯液体(牛奶、醋、水、盐水,一次性杯装,标1、2、3、4号)、塑料水槽,气球(装好水) 演示材料:烧杯、平底烧瓶、锥形瓶、心形杯、方形杯、葫芦瓶等,自然界中各种水的图片、白纸。 其他材料:每个小组一块冰块,一个一次性杯。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感官识水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瓶水,(倒在一次性杯中)。水是什么样的?每一组桌上也放了这样一杯水,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水、认识水。 2.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这杯水呢?(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 3.教师指导: ●用眼睛看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没有颜色、透明)(与白色区分) ●“闻”有一种科学的闻的方法——扇闻法。大家用这种科学的方法闻一闻,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没有气味) ●“尝”,对于不明的物质我们千万不能随便尝,今天我准备的是纯净水,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尝也有方法,我们用筷子蘸取一点水放上舌头上尝尝。大家用尝的方法又发现水有什么特点?(没有味道) 4.小结:我们通过看、闻、尝,发现了水的哪些特点?(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能够流动的) 二、活动二:水无常形 过渡:请材料员将桌上的水送到前面来,老师在讲台上准备了六个容器,请分别将你们组的水倒在讲台上的容器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师:刚才每个小组拿上来的水,倒入这些容器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呀?(有的容器看到水,有的容器看不到水) 板书:形状 在这几个容器里,水是什么形状? 出示图:把水放入容器中,水是什么形状的?(逐个出现2个容器图,学生描述) 71437534290 133350029845 师:神奇吧?你们能制造不同形状的水吗?打算怎样制造呢?(学生活动,装水的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 7.想一想:水有固定的形状吗? 8.看板书,总结水的特点。 9.像水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物质叫做液体。(板书液体)像水这样能够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液体还有哪些? 三、活动一:辨水识水 1.提出任务: (牛奶、醋、水、盐水)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四杯液体,分别标明了1、2、3、4号,其中就有一杯水,想一想,我们有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 2.学生讨论,完善方法。 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4.交流分享:说说方法和理由。 回顾刚才的活动,你们刚才是用了哪些方法找到这杯水的?谁的方法比较好? (引导学生分析辨识的顺序,什么样的顺序更合理、安全、快捷。最后能得出人们辨识时一般遵循一看二闻三品尝的原则。) 三、拓展:说说大自然哪里有水 1.说一说自然界的水。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水,自然界中到处都有水。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水?这些水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利用PPT出示一些自然界中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水域。图片中,有隐含水的形态变化的内容,如教材展现的有晶萤剔透的露珠,也可以展示云层、雪山上覆盖的冰层,以此拓宽学生的认识。) 2.课后观察(机动):神奇的水现象。冰块变水,将冰块放在杯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认识水 用气泡图形式板书水的特点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