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做个小竹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做个小竹筏》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的第6课。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如何利用竹筷子,将其加工改造成能载物的小竹筏。让学生围绕选材和设计等环节进行分组讨论,初步经历简单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使学生能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和生活经验,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怎样做小竹筏”。“用筷子制作小竹筏”是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内容,也是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相关领域的第一个活动。本活动要求学生在明确任务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选材和设计。 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想法,设计一个能载物的小竹筏。活动2“制作小竹筏”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小竹筏。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初步感知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产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让学生在制作、检测等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改进,感受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每一项设计都离不开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已有的经验,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 这一课是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第一个活动。学生们在幼儿园时期已经经历了许多动手做的活动,对于一些简单的制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经历一个较完整的从选材、设计再按照设计进行制作的过程却并不熟悉。这正是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关注和引导的地方。 三、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分组进行小竹筏的设计; 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动手制作等操作性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做小竹筏”的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观察实践活动,兴致勃勃地去猜测,去实验,去研究问题。 四、教学目标 1.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制订做小竹筏的计划,并能按计划制作小竹筏。 3.能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初步的反思。 4.主动与他人合作,乐于倾听和交流,对自己和他人的竹筏能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拍照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制作竹筏的任务。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小竹筏的制作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竹筷子、橡皮筋、细绳、水槽、卡纸、吸管、多媒体教学仪器、平板电脑、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竹筷子、橡皮筋、细绳、水槽、卡纸、吸管。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置情境: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桂林漓江的风光。(出示竹筏游漓江的视频)请同学们边游览边读儿歌《小小竹排画中游》。 问题:你们喜欢竹筏吗?想不想做一个小竹筏? 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怎样做小竹筏 任务:用筷子制作小竹筏。先根据任务进行选材、设计和准备制作工具等。 交流:如何将竹筷子进行简单的加工,把它变成可以载物的小竹筏。 讨论:围绕选材、设计和准备制作工具这三个主要的内容展开分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对小竹筏进行简单的设计。 设计:分小组进行小竹筏的设计和记录。 交流:了解小竹筏能运输、漂浮的作用;观察竹筷子,比较竹筷子和竹筏;选择合适的材料将竹筷子变成小竹筏;需要哪些工具等。 引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通过平板电脑进行分享、交流和展示。在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这是提高评价效度的重要保证,也让学生有充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机会,并借此对自己的设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活动2:制作小竹筏 指导:学习简单的加工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工具。 分析:可对制作小竹筏的难点进行提示,捆绑的材料可以选择橡皮筋或细绳,以解决竹筏捆绑更结实的问题;用四根短的筷子分上下两面夹住竹筷子,再进行捆绑,能解决竹筏平整的问题。 活动:分小组利用材料进行制作活动。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在制作小竹筏的任务时,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制作效率。 展示:将自己制作的小竹筏进行展示。 测试:将小竹筏放入水中检验能否浮在水面上,能否运载物体。 评价:是否完成目标与任务,需要做什么改进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 改进:对自己制作的小竹筏进行改进与总结。 引导:初步认识“浮力”。 延伸 活动:平板电脑观看“贝尔逃生记”。 延伸:小竹筏还可以用做逃生。 八、板书设计 第6课 做个小竹筏 制作: 平整 结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