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章:电与磁 第一节:磁现象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磁化现象。 过程方法: 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 学习重点 磁性、磁化的概念,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现象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与 媒体 铁架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针、铁屑、铁钉、软铁,多媒体 教 学 程 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几章我们学习了“电”的知识,知道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电现象进行了解释,下面我们要学习一个与电联系非常紧密的现象,那就是“磁”现象,我们把这一章叫做电与磁。(板书课题) 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 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2.在加拿大东岸,有一个不毛孤岛叫世百尔岛。岛上,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光秃秃的,只有坚硬无比的青石头。奇怪的是每当海轮驶近小岛附近,船上的指南针便会突然失灵,整只船就像着了魔似的被小岛吸引过去,使船只触礁沉没,好像有死神在操纵。许多航海家“望岛生畏”,叫它“死神岛”。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学习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会明白中的原因了。(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同学们对我手中的这块吸铁石并不陌生,那你们知道这块吸铁石都能吸引起什么东西吗?在你们的桌面上有我已经为你们准备的一些东西当然还有你们自己的,请同学们拿起吸铁石实际操作一下,然后进行总结。 好!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吸铁石都吸引起桌面上什么东西了? 好!我们总结一下,能吸引起来的东西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含有什么成分啊?都是钢铁制的,或是含有钴、镍的。 非常好?我们物理学中把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而把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这个吸铁石就是一个磁体。 (一)磁现象(20min) 1.磁体:有一种物体,本身就有吸铁,钴,镍等的性质,我们把这类的物体叫做磁体。(结合故事一) 2.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铁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把吸铁能力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 【演示】条形磁铁对铁进行吸引,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问题】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 【结论】磁铁的两端对铁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练习】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甲靠近乙的中间有吸引力,而乙靠近甲的中间则没有吸引力,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哪根没有磁性? 3.磁体的指向性: 【演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发现它的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 于是人们根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 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极) 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N极) 〖介绍指南针〗 指南针就是一个小磁针。 1.它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它对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渗透思想教育。 〖郑和下西洋〗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演示】把两块条形磁体的不同磁极互相靠近,观察它的转动情况。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检验物体是否是磁体的又一方法。 (二)磁化(10min) 【问题】条形磁体是钢做的,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磁性呢? 1.使它具有磁性的方法很多,但很明显它原来没有磁性,现在获得了磁性,我们把它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演示】钢针原来没有磁性,在磁铁上按一定的方向摩擦几下,它就具有了磁性,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区别针。 软铁原来也没有磁性,在软铁上方旋转磁铁,此时软铁具有了吸小曲别针的性质,则软铁具有了磁性,可将磁铁取下后,软铁就不再能吸引区别针了,就明此时它又失去了磁性。 【结论】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如钢、铁等。有的磁化后能长时间保持磁性,我们称之为硬磁性材料;而有的磁化后不能长时间保持其磁性,我们将其称之为软磁性材料。 磁卡、录音带、钢、铁,它们原本没有磁性,它们在磁体与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并能长时间保持,它们是硬磁性材料还是软磁性材料? 【问题】软磁性材料有什么用途吗? 可以用于电磁铁的铁芯,需要有磁性时就有,需要它无磁性时就无,非常听话,应用也很广泛。 2.磁体的分类: (1)按磁体的来源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 天然磁体:就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磁体。 人造磁体:经过人们加工而成的磁体。 (2)按形状来分可分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 条形磁体:长条形状的磁体。 蹄形磁体:马蹄形的磁体。 小磁针:针状的磁体 (3)按磁化后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永久性磁体和暂时性磁体,也叫硬磁体和软磁体。 (三)思考与练习(略) 师生讨论、回答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回答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 桌面准备的东西有:铁钉、铁丝、铝片、铜片、硬币(一元、五角、一角)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生讨论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讨论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 尽量增大实验的可见度 小知识后紧跟练习,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指向性为定义两极打基础 增强民族自豪感 宜用两个大小相似的磁体做实验,否则容易条形磁体容易把小磁针磁化 为讲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打基础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意识 有对事物科学分类的意识,培养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小 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明确了一些关于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了磁体、磁极、磁化。 磁体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若干类,磁极只有两个,是根据其指向性命名的,磁化的现象也很多,生活中己把它作为记录信息的一个载体看待、使用了。 作 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 教学流程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磁现象 一、磁现象 1.磁体; 2.磁极(南极、北极); 3.磁体的指向性;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 课 后 反 思 该课内容较多,比较零碎,各部分知识内部联系比较紧密,环环相扣,需要我们明了知识内容间的逻辑结构,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尽量排好顺序。 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它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所以加强演示实验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生活中一些记录磁信息的东西,学生比较新奇,他们见得也不多、不全,我上课时都拿一些磁卡之类的东西展示,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是个省力又能取得不错效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