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往水中加点东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往水中加点东西》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2课。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是“往水中加盐”,活动2是“都能溶解吗”。先是重点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然后再分别把白糖、沙、食用油加入水中进行观察,对比这些物质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在水中的现象是否一样。 二、学情分析 学生都有生活经验知道汤味道咸的原因是汤里加了食盐,食盐会溶解在水中。学生或许不会用“溶解”这个词来描述食盐在水中的变化,他们认为食盐在水中不见了就是“溶解”了。 三、教学策略 由于学生对食盐的溶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头脑中的“溶解”概念有不少是错误的。所以教学时从学生的迷思概念入手,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把食盐加入水中再搅拌会出现什么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追问食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如“是马上就看不见吗”,引导他们实验时不仅关注实验结果还要关注实验过程现象。在学生有了猜测后,他们很想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有了学习需求,实验就顺理成章进行。 四、教学目标 1.知道食盐和白糖在水中可以溶解,沙和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2.愿意继续尝试,进行更多的实验。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将食盐、白糖、沙和食用油分别加入水中,知道食盐和白糖在水中可以溶解,沙和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教学难点: 比较白糖、沙和食用油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在水中的现象是否相同。 六、教学准备 食盐、白糖、沙和食用油,四杯清水。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小毛驴运盐》从前有一只小毛驴,它要帮主人运盐过河,走到河中间的时候,由于货物太重一不小滑倒了,当它起来上岸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带着这个问题学完今天这堂课我们就知道答案了。 2.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彬彬和琪琪坐在餐桌旁,他们正在喝汤,琪琪觉得汤很淡。 问题:是不是汤里忘记放盐所以才觉得淡呢? 交流:将少量食盐加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往水中加盐 媒体:出示一杯水和一勺食盐的照片。 问题:食盐加入水中会马上看不见吗?搅拌后又会怎样呢? 活动:观察、记录食盐加入水中的现象,接着搅拌,再观察、记录搅拌后的现象。 交流:实验过程的观察发现。 小结:食盐在水中可以溶解。 2.巩固实验,解释溶解。 现在请同学们用眼睛观察,你能找出几号杯子放了食盐吗?像食盐这样放入水中不见了,我们说物质溶解在水中了, 溶解:简单地说物质藏在水中找不到了。物质和水混合在一起了。 3.活动2:都能溶解吗? 媒体:出示白糖、沙、食用油的照片。 问题:白糖、沙和食用油加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活动:在三杯水中分别加入一些白糖、沙和食用油,观察现象。 交流:哪些物质在水中的现象与食盐相同,哪些不同? 小结:白糖在水中可以溶解,沙和食用油在水中不可以溶解。 4.巩固实验 通过刚刚实验,你能说说这3个杯子里分别是什么物吗?你认为哪种物质溶解在水中了?说说你的理由。 5.巩固提升 你能说说生活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吗?为什么食用油会漂浮在水面上?(因为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所以有时我们会看到食用油漂浮在水上。) (三)拓展 1.问题:大米、味精能在水中溶解吗? 任务:课后将生活中的其他物质,如大米、味精等加入水中,观察它们是否能在水中溶解。 2.拓展探讨茶叶会溶解吗? 出示一杯茶叶茶,让学生观察水的颜色,讨论以下的两个问题: (1)水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2)是什么原因使杯中的水变黄? (3)为什么茶叶还在呀?茶叶溶解了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水变黄了是因为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均匀地分散到杯里,即溶解了;而茶叶还在是因为其中的一些成分不溶解。 这也就是说,茶叶既含有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能溶解的成分。 3.有像茶叶一样有溶解的成分,也含有不能溶解的成分的物质? 在多媒体中生活中几輻生活图片如:菊花、玫瑰花茶、金银花茶。 巩固提升 1.小朋友们现在知道故事补充完整?并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吗?? 《小毛驴运盐》从前有一只小毛驴,它要帮主人运盐过河,走到河中间的时候,由于货物太重一不小滑倒了,当它起来上岸后?发现货物变轻了许多。(一部分盐被水溶解了)。 2.课后练习。 (五)总结 请同学们课后选择更多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把它们分别加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是否可以溶解。我们可以多做实验,通过实验来掌握更多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第2课 往水中加点东西 食盐+水——溶解 白糖+水——溶解 沙+水——不溶解 油+水——不溶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