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1.1.2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古代亚非文明被称为大河文明,下图阴影区域属于(???
)
A.?古代埃及???????????????????????????B.?古代西亚???????????????????????????C.?古代中国???????????????????????????D.?古代印度
2.1901年,某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
,该法律条文是(??
?)
A.?《民法典》?????????????????B.?《汉谟拉比法典》?????????????????C.?《十二铜表法》?????????????????D.?《商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擅自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B.?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4.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死后,两河流域实现统一
B.?汉谟拉比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
C.?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
D.?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矛盾主要集中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5.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B.?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C.?底比斯是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城市
D.?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6.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的是(???

A.?象形文字????????????????????????B.?腓尼基字母文字????????????????????????C.?楔形文字????????????????????????D.?希腊字母
7.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A.?埃及文明??????????????????????????B.?巴比伦文明??????????????????????????C.?印度文明??????????????????????????D.?希腊文明
8.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很多小国的时间约为(???

A.?约公元前3000年????????????B.?约公元前3500年????????????C.?约公元前1800年????????????D.?约公元前1700年
9.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棒把字刻在湿润的泥板上,干燥后文字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A.?尼罗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黄河流域?????????????????????????D.?两河流域
10.威尔·杜兰在描述某古代文明时说:“这里之所以成为传说中的伊甸园,西亚的谷仓,除了人力之外,主要是靠河流的定期泛滥。“在“这里“能找到的文明遗迹是(???
)
A.????????????????????????????B.????????????????????????????C.????????????????????????????D.?
11.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B.??????????????????????C.??????????????????????D.?
12.“古巴比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关于汉谟拉比法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②规定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阶级状况④使用的是楔形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古巴比伦的兴衰》一书中曾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依据《汉谟拉比法典》,阿卜被割掉了耳朵。由此看出制定该法典的目的是(???
)
A.?维护法老的权益???????????B.?维护奴隶的利益???????????C.?解决平民问的纠纷???????????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14.在古代西亚,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孔子宣传自己的治国政治主张?????????????????????????????B.?种姓制度下人们不平等
C.?象征王权的司母戊鼎???????????????????????????????????????????D.?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15.古代两河流域,曾经生活着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他们都发明了文字,我们把苏美尔人书写的文字称作(
???)
A.?象形文字????????????????????????????B.?字母文字????????????????????????????C.?甲骨文?????????????????????????????D.?楔形文字
二、非选择题
16.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弧形的狭长地带被称作什么?
(2)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图中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这片土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和古巴比伦都有赖以生存的主要地理因素,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17.阅读以下古代某部法典的部分内容,回答问题。
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两个自由民打架,如果一方打瞎对方的眼睛,作为惩罚,自己的眼睛也要被打瞎。
假如奴隶对自己的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奴隶主就可以割去该奴隶的耳朵。
(1)材料所体现的是古代哪一部法典?出自古代哪一个国家?
(2)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制定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这部法典有何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图中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等,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A项古埃及在北非尼罗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B项古代西亚发源于两河流域,符合题意;
C项古代中国在东亚黄河、长江流域,不符合题意;
D项古印度在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西亚,要求具备读图识图能力。
2.【答案】
B
【解析】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汉谟拉比法典》.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题干材料描述的法律条文,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3.【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强调不得擅自去掉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实际上是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ACD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的主旨,不符合题意;
B项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题干规定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女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4.【答案】
A
【解析】公元前3500年以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最强盛时期
A项汉谟拉比死后,两河流域实现统一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BCD三项叙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识记汉谟拉比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
C
【解析】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ABD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底比斯是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城市表述不正确,底比斯是古代埃及的都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成果。
6.【答案】
B
【解析】在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生活着四种古老的人类。两河流域东部生活着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西部生活着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其中腓尼基人使用的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腓尼基字母文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腓尼基字母文字,要求具备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7.【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Ancient
Babylon)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古巴比伦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古巴比伦文明。巴比伦古城废墟和巴比伦"空中花园"遗迹被列为世界奇观。
A项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流域,不符合题意;
B项巴比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符合题意;
C项印度文明在南亚印度河,不符合题意;
D项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巴比伦文明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
B
【解析】“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很多小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两河流域文明的识记能力。识记两河流域文明的相关史实。
9.【答案】
D
【解析】大约在埃及象形文字出现的同一时期,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ABC三项都不是楔形文字的起源地,不符合题意;
D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巴比伦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及学生对题干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由题干中“文字”“楔子”可知指的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10.【答案】
A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与“这里之所以成为传说中的伊甸园、西亚的谷仓,主要即系靠河流的定期泛滥”相关的是《汉谟拉比法典》。?
A项《汉谟拉比法典》是西亚的文明遗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河流域的成就。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
11.【答案】
D
【解析】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诞生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代巴比伦。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楔形文字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公元前18世纪,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ABC三项和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是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的诞生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河流域相关知识。掌握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知识。
12.【答案】
D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②规定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
D项①③④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13.【答案】
D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是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要求具备对题干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
14.【答案】
D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A项孔子宣传自己的治国政治主张在古代西亚不可能看到,因为孔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不符合题意;
B项种姓制度下人们不平等在古代西亚不可能看到,因为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级制度,不符合题意;
C项象征王权的司母戊鼎在古代西亚不可能看到,因为司母戊鼎是中国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不符合题意;
D项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在古代西亚最有可能看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西亚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亚洲西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D项楔形文字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楔形文字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
(1)新月沃地。
(2)伊拉克。古巴比伦主要依靠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提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来发展农业;而现在的伊拉克则主要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西亚地区一个重要的国家。
【解析】(1)读图可知,依据图片中“地中海”“红海”“波斯湾”等信息可知,图1中弧形的狭长地带被称作“新月沃土”。在新月沃地东部,并行奔流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经的地区叫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新月沃地”,这里就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2)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这片土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带来充沛的水源,孕育了古巴比伦这一文明古国;今天,由于伊拉克拥有的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西亚地区一个重要的国家。
故答案为:(1)新月沃地。
(2)伊拉克。古巴比伦主要依靠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提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来发展农业;而现在的伊拉克则主要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西亚地区一个重要的国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河流域文明,要求具备读图识图的能力。
17.【答案】
(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2)汉谟拉比。维持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解析】(1)根据材料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出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故答案为:(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2)汉谟拉比。维持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