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中世纪的欧亚国家2.3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史称(???)A.?查理·马特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彼得一世改革2.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奴隶制国家逐步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志是(???)A.?大化改新??????????????????????????B.?倒幕运动??????????????????????????C.?明治维新??????????????????????????D.?农奴制改革3.九年级(1)班开展关于“大化改新”的主题班会,以下对大化改新说法错误的是(???)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并收取赋税C.?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D.?仿效我国宋朝的典章制度4.日本善于向别国学习,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伯里克利改革???????????????????????B.?彼得一世改革???????????????????????C.?大化改新???????????????????????D.?戊戌变法5.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材料反映的是(???)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6.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对于这次改革表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东西方交流学习???????????????????????????????????????B.?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C.?发生于公元六世纪中期???????????????????????????????????????D.?最高统治者是“大王”7.下列选项属于大化改新影响的是(???)A.?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先后共派遣了19次B.?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C.?中央设“二官八省”D.?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8.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下列关于这场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9.公元7世纪时,日本大化改新仿效的是(???)A.?古希腊的城邦制度?????B.?拜占廷帝国的军区制度?????C.?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D.?古罗马的元首制度10.大化改新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D.?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11.646年,孝德天皇发布《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下列关于这次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效仿中国唐朝制度进行???②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③改革的措施包括统一赋税???④使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12.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A.?大化?????????????????????????????????????B.?德川?????????????????????????????????????C.?明治?????????????????????????????????????D.?裕仁13.假如你是8世纪的-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后,不可能看到(???)A.?日本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B.?新都平城京的城市布局呈棋盘状,有朱雀大街C.?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D.?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混合使用14.大化改新中有法令规定:“国家计口授田,对于六岁以上的公民,每六年按人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颁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以下改革措施与材料相关的是(???)A.?废除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B.?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C.?国家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D.?农奴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15.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其“新”主要体现在(???)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颁给贫民口分田(唐代实行均田制时的一种份地),六年一次,死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纳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用绢布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品,一般是交纳绢布,每户一丈三尺。材料二: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田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唐朝武德田令(1)材料一的规定出自哪个国家的法令?这一法令是在什么改革中颁布的?(2)材料一中改革开始于什么时候?对该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材料一中的田令与材料二中的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这个共同点能说明什么问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社会秩序混乱。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以振兴国家。(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反映了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的什么改革。(2)这次改革为什么要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试举一例说明隋唐时期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3)在改革的过程中,留学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留学生,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A.查理·马特改革,不符合题意;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史称大化改新,符合题意;C.明治维新,不符合题意;D.彼得一世改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顺利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课本基础知识,难度不大。2.【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故A符合题意。倒幕运动的成功为明治维新准备了条件,农奴制改革使俄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大化改新使日本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3.【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大化改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ABC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仿效我国宋朝的典章制度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日本大化改新。大化改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识记与灵活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改革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属于俄国,戊戌变法是中国的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大化改新,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也可利用排除法作答。5.【答案】B【解析】“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这些属于大化改新的内容。ACD三项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合题意;B项大化改新的内容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知识及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6.【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是日本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典章制度。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选项B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日本学习中国的隋唐典章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大化改新发生在公元7世纪中叶,选项C不符合题意;日本最高统治者称天皇,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大化改新的时间、背景、内容和影响。7.【答案】D【解析】A.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先后共派遣了19次,不符合题意;B.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不符合题意;C.中央设“二官八省”,不符合题意;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经过大化改新,国内矛盾缓和,经济得到发展,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大化改新。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影响”两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8.【答案】B【解析】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不符合史实;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符合题意;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不符合史实;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大化改新。解答时,依据对大化改新的影响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是基础知识,一定要牢记,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才能记得准记得牢。9.【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准确理解并识记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人物、内容、意义等相关知识。同时,学生要充分理解: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促进本民族的发展。10.【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D项符合题意;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故ABC三项是大化改新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大化改新的时间、背景、内容和影响。11.【答案】A【解析】①效仿中国唐朝制度进行和③改革的措施包括统一赋税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制度进行,并且改革的措施包括统一赋税;②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说法错误,大化改新后日本的土地属于国有;④使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说法错误,大化改新没有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②④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A项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旨在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12.【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A.结合所学知识,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大化”,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结合所学知识,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大化”不是德川,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C.结合所学知识,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大化”不是明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D.结合所学知识,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大化”不是裕仁,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只要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即可。1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所以“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表述错误,C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关于大化改新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646年的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题干中的“8世纪”这一关键词,表明此时的日本早已是封建社会,因此不可能看到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奴隶。1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项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题意无关;C项是对材料的描述,符合题意;D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15.【答案】B【解析】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不符合史实;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时期先进的制度文化,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故选项B符合题意;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不符合史实;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大化改新。解答时,需要学生理解,如果理解起来有难度,可以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注意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日本。大化改新。(2)646年。这次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共同点: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说明日本大化改新其实是仿效唐朝的制度。【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日本国内矛盾重重,为了巩固统治,孝德天皇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经过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根据材料“国家颁给贫民口分田(唐代实行均田制时的一种份地),六年一次,死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纳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用绢布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品,一般是交纳绢布,每户一丈三尺”和材料“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田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可知这两个田令的相同点是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归国家种田人死后土地归还给国家。这说明日本大化改新土地这方面仿照唐朝的方法。故答案为:(1)日本。大化改新。(2)646年。这次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共同点: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说明日本大化改新其实是仿效唐朝的制度。【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分析背景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化改新的史实。17.【答案】(1)大化改新。(2)当时中国唐朝高度繁荣,这一现实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举例:日本遣唐使到中国。(3)积极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回国后,积极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同陈规陋俗作斗争。【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7世纪中叶进行了大化改新。(2)日本学习中国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强大。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如遣唐使、鉴真东渡等。(3)结合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进行分析即可。故答案为:(1)大化改新。(2)当时中国唐朝高度繁荣,这一现实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举例:日本遣唐使到中国。(3)积极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回国后,积极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同陈规陋俗作斗争。【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开放性。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