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3.4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为汉匈两族友好关系与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呼韩邪单于和蔡文姬????????B.?冒顿单于和文成公主????????C.?张骞和王昭君????????D.?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2.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开通????????????????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宣政院的设置3.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辛,不辱使命。他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A.?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B.?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C.?完成汉朝与西域之间的和亲使命?????????????????????????D.?使西域这一地区归入西汉版图4.下面是当代史学研究者对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评价。你认为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一“主轴”的起点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A.?西汉的洛阳????????????????????B.?西汉的长安????????????????????C.?西汉的成都????????????????????D.?西汉的河西走廊5.考古发现匈奴人墓葬中有许多汉式丝绸服装、铜镜、漆器等。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修筑万里长城??????????????????????????????????????????????????????B.?汉匈和亲政策??????????????????????????????????????????????????????C.?文成公主人藏??????????????????????????????????????????????????????D.?秦军北击匈奴6.下框内是某校八年级同学编排的历史剧部分台词,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准备演出的是(???)甲:我要出发了!我将不辱使命,请陛下等着我的好消息!乙:这一趟去西域长路漫漫,你保重啊!匈奴一日不除,国家永无宁日。希望爱卿尽早联系上大月氏,完成任务归来!A.?张骞出使西域???????????????????B.?王昭君出塞???????????????????C.?卫青出击匈奴???????????????????D.?玄奘西域取经7.新疆地广物丰,民风奇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一年发生的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公元前121年???????????????????????B.?公元121年???????????????????????C.?公元前60年???????????????????????D.?公元60年8.古代妇女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介绍不恰当的是(???)A.?妇好是中国已知文字记载中第一位女将领???????????B.?王昭君出塞是东汉被迫与匈奴人和亲的结果C.?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黄道婆是元代著名的纺织改革家9.王焕之《凉州词》之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A.?大秦?????????????????????????????????????B.?西域?????????????????????????????????????C.?北宋?????????????????????????????????????D.?新疆10.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假如你是西域某国官员,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请张骞品尝葡萄等水果???????????????????????????????????????B.?向张骞了解丝绸制作技艺C.?扣留张骞对付汉朝??????????????????????????????????????????????D.?送汗血宝马给张骞1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对西域的控制??????????????????????????????????????????????B.?加强西域各国与中原的联系C.?控制和奴役匈奴??????????????????????????????????????????????????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12.如果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诸侯国的势力比汉武帝大????????????????????????????????????B.?“百家争鸣”,各学派人物对时政发表看法C.?参加张骞出使西域的使团????????????????????????????????????D.?在太学学习道家著作13.那些凝铸在图片中的人和物,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秦汉时期中原和匈奴之间的那些事。以下表述与图片所反映的史实相印证的是(???)①下图中的遗址见证了秦朝抵御北方匈奴南下侵扰的历史②下图中的文物说明了汉朝和匈奴之间永不再战世代友好③下图中的人物为击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④下图中的人物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演讲引起热烈反响。为丝绸之路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A.?张骞????????????????????????????????????B.?班超????????????????????????????????????C.?卫青????????????????????????????????????D.?霍去病15.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A.?核桃?????????????????????????????????????B.?小麦?????????????????????????????????????C.?石榴?????????????????????????????????????D.?葡萄二、非选择题16.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就是一条著名的商贸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汉书·张骞传》材料二:图1图2材料三:(它)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有何联系?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从材料一事件主人公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2)对材料二图2阴影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3)联系材料三,谈谈材料二中图1商路的历史意义,并从材料三中摘录体现这一意义的内容。17.材料分析题(1)观察上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河西走廊B.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葱岭(2)上图是我国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商道图。这条商道是在哪个朝代开辟的?它的开辟起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A项呼韩邪单于和蔡文姬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B项冒顿单于和文成公主促进唐与吐蕃之间的友好交往,不符合题意;C项张骞和王昭君不符合题意,张骞的主要贡献是出使西域;D项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促进了汉匈两族的友好交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与匈奴的关系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对新疆地区管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B【解析】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之间的上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A项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属于目的,不符合题意;B项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符合题意;C项完成汉朝与西域之间的和亲使命与张骞出使西域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使西域这一地区归入西汉版图是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张骞通西域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因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D项西汉的长安是材料中所提到的“主轴”的起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丝绸之路的路线。重点识记丝绸之路的路线和作用。5.【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匈奴人墓葬中”“汉式”?这一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公元1世纪中期,匈奴发生分裂。其中-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入西汉请求和亲,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使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B项汉匈和亲政策使得匈奴人墓葬中有许多汉式丝绸服装、铜镜、漆器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昭君出塞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匈奴人墓葬中”?“汉式”。?6.【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去西域”“匈奴”“尽早联系上大月氏”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为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辗转到达大月氏后返回长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A项张骞出使西域是八年级同学准备演出的历史剧,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台词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张骞出使西域。需要分析题干中的关键字眼,从而得出历史剧台词(片断)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等相关史实。?7.【答案】C【解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C项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立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哦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的识记能力。注意掌握西域都护的设立。8.【答案】B【解析】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匈奴族的首领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昭君不是被迫和亲,主动和亲的。A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王昭君出塞是东汉被迫与匈奴人和亲的结果介绍不恰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昭君出塞的史实。9.【答案】B【解析】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地方称为西域。?B项西域汉朝时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西域的识记能力。10.【答案】C【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ABD三项都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C项扣留张骞对付汉朝不可能出现,因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扣留了,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11.【答案】D【解析】为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D项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12.【答案】C【解析】A项诸侯国的势力比汉武帝大不符合史实,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但说诸侯国的势力比汉武帝大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百家争鸣”,各学派人物对时政发表看法出现在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C项参加张骞出使西域的使团汉武帝时期可能遇到,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符合题意;D项在太学学习道家著作不符合史实,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学说成为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且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教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汉时期中原和匈奴之间关系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了万里长城,①符合史实;单于和亲砖是西汉时期"胡汉和亲"的历史物证,但后来汉朝和匈奴之间还是会爆发战争,②不符合史实;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将军,为击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③符合史实;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④符合史实。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中原和匈奴之间关系的识记。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丝绸之路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张骞。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基础,后来,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开通了“丝绸之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张骞历史功绩的识记。15.【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汉朝和西域交流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天马,血汗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苜蓿,核桃等植物传入中国,汉朝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入西域,小麦是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培植成功的植物,因此,本题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它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联系,为材料二反映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品质: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意义: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物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解析】(1)根据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材料二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开通。材料一的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联系,为材料二反映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从张骞身上学到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2)根据材料二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中阴影地区是西域地区,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使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根据材料三“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图1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物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故答案为:(1)它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联系,为材料二反映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品质: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意义: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物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17.【答案】(1)左框B右框A.(2)它是在汉朝开辟的。它的开辟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方面的相关知识。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的商路。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点评】了解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史实,知道丝绸之路的概况,掌握分析丝绸之路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