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滑轮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2.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3.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4.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难点: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新课讲解]一、初步认识滑轮1.提出问题:小明家买了一套四楼的住房,进行装修时,由于楼梯不够宽,长木料不能通过楼梯运上楼。你能想一些办法帮他把木料运上楼吗?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观察使用时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图1图2如上图1,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_____,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如上图2,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_____,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二、探究并讨论使用定(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一)定滑轮1.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2.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绳子末端拉动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点拨:注意实验时,应使测力计的秤钩朝上,同时使提升的钩码质量要大一些。4.分析表中的数据:A、F1GB、支点在C、动力臂阻力臂D: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结论是:使用定滑轮省力,但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杠杆例题:如图示为滑轮,用它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不记摩擦,则F1=N,F2=N,F3=N。(二)动滑轮1.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2.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绳子末端拉动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竖直向上2竖直向上3竖直向上4.分析表中的数据:A、F1GB、支点在C、动力臂阻力臂D: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结论:使用动滑轮能省__,但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杠杆(三)解释为什么用动滑轮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要使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拉力的方向必须是例题: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匀速上升了2m,.求:(1)不计动滑轮重,求拉力F;(2)若动滑轮重20N,求拉力F(3)绳自由端(F处)上升的距离提问:有没有这样的机械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用力的方向呢?三、滑轮组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活动:以右图的两个滑轮组为研究的对象探究滑轮组的特点实验次数物体所受的重力G/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与动滑轮相连的绳股数n物体上升的高度h/m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m12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2.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板书设计一、定滑轮实质:二、动滑轮实质:三、滑轮组:F3F1F2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