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5、剪折的鱼 单元内容简析: “鱼”与“余”谐音,在我国鱼是“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象征,人们喜欢以剪纸的手法来表现各式各样外形美观、色彩鲜艳的鱼形图案,它们极富装饰性、欣赏性,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皆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鱼剪纸,感受鱼的造型意趣和色彩美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思想情感。 学生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与美术学习充满了兴趣,且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缺少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剪折装饰鱼及其特征——外形美、花纹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鱼的对称剪折制作法,培养学生动作制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陶冶审美情趣,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观察真实的鱼的图片和装饰鱼的外形、花纹、色彩让学生了解装饰鱼的主要特征、对称特点,运用对称剪折的方法剪出富有装饰感和半立体感的鱼。 教学难点:①对称装饰花纹的设计;②体会平剪与斜剪的不同剪折效果;③作品的构图与布局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 1、美术课本插图 2、PPT课件 3、教师范作 4、彩色卡纸、彩色书纸、圆形宣纸、剪刀、胶水等工具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自主探究 1、视频播放。 播放剪纸动画片段《鲤鱼跃龙门》,引出课题——《剪折的鱼》,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探究体验 1、通过畅游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里真实鱼类的PPT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鱼的结构、特征、外形、花纹、色彩等,加深学生对鱼的认识和记忆,如鱼的外形特征,鱼身的花纹等。 2、①教师展示PPT中鱼的外形,启发学生谈一谈鱼的外形特征,它们可以看作哪些简单的几何图形。②让学生认识装饰鱼的表现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欣赏,理解外形和特征两种夸张变形手法,初步了解装饰和夸张变形的概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鱼的夸张变形的效果并启发创作新颖美丽的外形和花纹。 ③小游戏环节——火眼金睛: 教师展示两件外形相同但花纹略有不同的鱼剪纸作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及小组讨论的形式,比对它们的不同之处,体会平剪和斜剪的不同效果,感受翻折的妙趣。 ④示范步骤,板书步骤 示范并板书课本中对称剪折鱼的制作步骤, 教师以微课形式播放剪折鱼的制作视频 把彩色书纸对折,用铅笔画鱼形(以折线为轴,只画半个鱼身) 沿轮廓线剪出鱼纹和外形 把鱼展开,将鱼鳞翻折,成形。 添加装饰(注:此步骤为时间充裕的学生的附加步骤,时间不足者可以省略此步骤) 粘贴固定在圆形宣纸上,并题上自己的班级与姓名 ⑥总结制作要点:对称、斜剪、翻折 自主创作,大胆表现 小小设计师 教师讲述本课的作业要求。 发挥想象力,大胆设计鱼的外形和花纹 请从三个模板中任选一个模板进行创作; 综合运用对称、剪、折等方法 注意构图和色彩的冷暖对比搭配。 本课共有三种作业呈现方式:①单只鱼形式;②单只鱼+底板形式;③故事情节形式,学生自主选择其一即可。 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制作,及时表扬和鼓励好的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作品展示,评述总结。? 以“鲤鱼跳龙门”的形式进行展示。 在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句大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请1——3个孩子介绍作品,教师小结。 延伸与拓展 “拓展小课堂”——剪纸中的鱼文化。 【板书设计】剪折的鱼 对称剪折鱼制作步骤: 1、对折,画稿 2、剪鱼纹、外形 3、展开 4、翻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