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2 内 能 热传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结合事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量”述语,会进行关于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会用热传递改变方法内能解释生活中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会进行关于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热量”述语 【实验器材】 冷、热水、红墨水、多媒体材料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引入 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这个能量从何而来? 讲解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猜一猜 物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讨论交流 探究(1) 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 观察:哪杯水中墨水扩散快? 分组探究 实验 讲解 实验表明:温度高的扩散快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它的动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就增加。 理解、记忆 猜一猜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有无关系? 讨论交流 解释 说明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a 车胎内的气体;b 铁水;c 冰水 多媒体 讲解 热传递: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到温度相等。 讲解 a 金属勺在热汤中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b 食品在冰箱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c 在阳光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中水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多媒体 提问 想一想:上述过程中物体的内能是如何转移的? 讨论交流 讲解 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热传递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讨论交流 讲解 热量: 定义: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符号:Q 单位:焦耳 (J) 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 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为 Q放=cm(t0-t) 其中 c-比热 m-质量 t-末温 t0-初温 理解、记忆 多媒体 例题:在20℃室温下,烧开一水壶5Kg水,大约需吸收多少焦耳的热量? 想一想实际需要的热量比计算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交流回答 多媒体 讲解 生活-物理-社会 汽车中的散热设备 多媒体 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