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案编号02 总课时数1 课时数1 主备学生学案学记一、学前准备准备一把直尺或三角板,一块手表。二、学习探究(一)学习目标1.记住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重点)2.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会粗略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难点)3.知道什么是误差;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重点)4.会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二)依标定学聚焦目标一1.勾画并复述单位的定义、国际单位制的定义。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为。记住其它单位及符号。3.用相邻的单位之间关系记忆长度单位换算关系。完成下列换算。标准体育场的周长400m=km=dm=cm=mm;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8m=cm=μm;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μm=m=nm。聚焦目标二4.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你见过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5.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什么?在书上勾画出来。以一种常见的刻度尺为例,分别写出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6.记住较精密的长度测量的两种工具。7.仔细阅读活动二的相关内容,完成相关问题。重点理解第三步的读数过程。聚焦目标三8.在书上勾画出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减小误差的方法。(提示:平均值的小数位数与测量值相同)9.按要求完成活动三。聚焦目标四10.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记住其它单位及符号。11.按要求完成活动四。(三)练习测评基础训练1.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1-4题。能力提升2.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 )A.课桌的高度B.圆珠笔的长度C.文具盒的厚度D.橡皮擦的宽度拓展延伸3.(2012广东)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A/B)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cm.三、学习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的含义理解上有些生涩,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强化,而且学生容易简单理解成是测量仅包括长度的测量,另外就是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物质的长度的时候,学生由于之前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内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讲解,并简单加以应用。在刻度尺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四个正确,学生对于读正确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教材对于该内容是忽略处理,而教学中又将它明确提出,学生因此在理解上需要一定的练习和时间来巩固。教学板书:一、长度的测量1、国际制中基本单位:米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单位的关系:1km=1000m=10m;1dm=0.1m=10m;1cm=0.01m=10m;1mm=0.001m=10m1μm=0.000001m=10m;1nm=0.000000001m=10m2、正确使用刻度尺(1)零刻度线、最小刻度、量程(2)使用:认,量,读,记3、误差与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二、直方图三、时间的测量1、国际制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min)、秒(s)、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2、时间单位的换算1h=3600s1min=60s1ms=0.001s=10s1μs=0.000001s=10s;1ns=0.000000001s=10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