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课题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授课日期学科初中物理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难点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打火机。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图片。教师:透镜与我们的生活和现代科技的联系非常密切,如近视眼、远视眼患者佩戴眼镜观看物体,教师里用投影仪来展示图片,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的结构,天文台上用天文望远镜寻找深邃的宇宙等,这些都与透镜的使用有关。为了让透镜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就必须认识透镜的成像规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板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思考、回答通过多媒体呈现图片,引起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出问题教师设问:假设凸透镜焦距为f,我们把景物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把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那么,利用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呢?活动1:把凸透镜正对着窗户外,并且在凸透镜另一侧比较靠近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观察是否能在光屏上找到窗外景物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放大?缩小?正立?倒立?实像?虚像?)活动2:手持凸透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你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两个“活动”来引发思考。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与假设〔教师设问〕:1、活动1中物体离透镜很远时,凸透镜成的像:。2、活动2中物体离透镜很近时,凸透镜成的像:。猜想:同一个凸透镜所成不同的像的大小和像距可能与有关。学生思考猜想可能的因素把“探究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1、需要的器材:f=10cm的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2、探究方案:把蜡烛放到u>2f,u=2f,fu=f,u学生确定实验可能用到的仪器,自己写出实验探究方案,设计表格。让学生结合实际选择器材设计出可行性的实验方案,由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总结,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他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按照探究方案,移动蜡烛到某处,然后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分别找到缩小或放大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将探究情况记录在表格中。3、怎样才能确定最清晰的像?4、当物距u小于焦距f时,在光屏上会出现像吗?请移去光屏、直接用眼睛透过透镜观看烛焰,找找像在哪里。学生按照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把实验探究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旨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分析与论证通过上述活动,可以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通过群体智慧,概括归纳规律。是对猜想的验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评估与交流1、在探究过程中,有没有影响实验进程和测量结果的因素。2、蜡烛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也就是物距减小,实像的位置和大小怎么变化?你还有什么发现?3、用硬纸板把透镜挡住一半,光屏上的像会变成什么样子?试一试?4、向上移动蜡烛,实像会向哪个方向移动?向上移动透镜时,实像又会向哪个方向移动?试一试?5、在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实验中的新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反思试验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会合作。学以致用1、清晨,草地或树叶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因为透明的露珠相当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形成了_______________像。此时,物距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倍焦距。2、把物体放在主光轴上,当物体距凸透镜4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40cmB、30cmC、20cmD、10cm学生练习通过及时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生活——物理——生活”的理念。板书设计(思维导图)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叙述结论思维导图是对课堂学习的评估过程,思维导图不仅要总结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课外作业1、通过盛有水的玻璃水杯看书上的字,你有什么发现?解释这是为什么?2、夏天的夜晚,很多社区为了丰富广大群总的文化生活,在广场播放电影,试着分析一下,播放电影时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3、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你应该怎么做?试一试。学生课外完成让学生主动关心生活,关心物理,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教学反思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简单的分析,点明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探究有困难时,教师及时点拨,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整节课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