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图形的旋转》,这节课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等五个方面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教学情况。一、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这里是第一次教学旋转的方向和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中心,即绕哪一个点旋转;二是旋转的方向,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三是旋转的角度。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联系曰常生活中收费站道口的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分别教学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使学生认识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分别是按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转杆打开和关闭,不仅仅是生活中存在的旋转现象,而且从这种现象本身能比较清楚地看出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关键要素,这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特征。第二道例题教学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考虑到这是教学的难点,教材精心选择有60°角的直角三角形作为操作对象。把这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难度都不是太大,这就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练一练”第1题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和学习活动,进一步感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第2题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的经验,掌握按要求旋转图形的方法。拓展延伸题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通过旋转拼成长方形,既练习了在方格纸上旋转图形的方法,又为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探索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作了初步的孕伏。二、教学目标这节课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使学生对旋转中心点、方向、角度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让学生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再其次,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最后,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是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三、教法与学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上课前我准备了一份演示文稿,以辅助教学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结合本节课特点,选择“探究教学法”,借助课件,充分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有色彩、有动感的画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共同获得新知,进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安排如下:(一)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和出示例题图,从而提出问题,即转杆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再通过课件演示模拟转杠的打开与关闭的动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转杠运动的过程。接着引导学生用直尺或其它学具进行模拟操作,在学生明确了转杆打开和关闭都旋转了90°。组织学生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相同吗?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结论: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组织学生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二)将图形旋转90°这部分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达成目标,我没有直接教学例题,而是安排了几个小的教学活动来组织教学:活动一:旋转的风车课件出示“旋转的风车”图,让学生说说风车是怎样旋转的。以此引导学生小结图形旋转的三个特点:(1)绕某一中心点;(2)有一定方向;(3)旋转一定的角度。活动二:牛刀小试先用课件演示线段旋转运动,让学生结合中心点、方向、角度来描述线段AB是怎样旋转的。其二,出示两个三角形的旋转图,让学生判断三角形ABC是怎样旋转的。在此,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判断图1中的三角形旋转了90度呢?而为什么图2中的三角形旋转的不是90度呢?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图1中的AB这条边旋转前与旋转后正好形成一个直角,而图2中形成直角的两条边是AB和BC,不是同一条边。进而发现,判断一个图形旋转了多少度,要观察同一条边。活动三:学习例题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三角尺在方格纸上转一转。接着同桌合作研究,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小结画法。在做“想想做做”第2题时,学生独立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再组织交流画法。(三)全课总结,揭示课题通过总结,进一步揭示课题。(四)拓展延伸1.做“想想做做”第3题。先观察每组图形的特点,再想象使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旋转方法,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配乐欣赏。课件演示由一个简单的图形旋转后变成一组美丽的图案的欣赏和设计。五、教学设计说明1.强化数学教学的人文性数学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数学教学应以数学知识、方法、思想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充分利用图形变换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特点,强化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2.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自然、合理地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自然、合理地解决问题,自然、合理地拓展问题突出数学教学的问题性、自主性和探究性。3.教学设计力求自然、合理从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以完善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为目标,充分体现数学思维的合理性、自然性。PAGE1(共25张PPT)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1.钟面上的时针从6:00到9:00旋转了()°45121234567891011902.()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26423.指针按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A旋转到指向();指针按逆时针旋转90°,从指向B旋转到指向()。DC风车绕O点逆时针旋转()0。O90图形旋转有什么特点?●OAB线段AB绕()点()方向旋转()度。判断三角形ABC是怎样旋转的?CBACABAACC┓┓图1图2你会把左边的三角尺绕A点旋转90°吗?A1、顺时针旋转A2、逆时针旋转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观察下面3组图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旋转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都变成一个长方形吗?“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4页例题与“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使学生对旋转中心点、方向、角度形成正确的认识。2.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3.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4.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教学准备:课件、硬板纸。教学程序:一、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谁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学生说完,课件演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运动。师:今天,我们继续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出示例题图,谈话引出问题:这是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进出的一组图片,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看,转杆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课件演示模拟转杠的打开与关闭的动画。)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1)同桌合作,拿出两把直尺模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讨论:转杆打开和关闭时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2)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旋转了90°。(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相同吗?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学生观察交流。(4)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课件演示)3.全体活动,深化理解。(1)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旋转。(2)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重点说说每幅图中的指针分别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二、将图形旋转90°谈话:生活中旋转的现象可多了,今天我们就来尝试把下面一些图形旋转90°。出示例题。活动一:旋转的风车1.课件出示“旋转的风车”图,提问:风车是怎样旋转的?(逆时针)2.继续出示第二幅风车图,让学生说说:风车绕O点逆时针旋转()度。O点为定点,即中心点。3.小结图形旋转的特点:(1)绕某一中心点;(2)有一定方向;(3)旋转一定的角度。活动二:牛刀小试1.结合中心点、方向、角度来描述线段AB是怎样旋转的。(课件演示线段旋转运动,让学生描述)如:线段AB绕( )点( )方向旋转( )°。2.判断三角形ABC是怎样旋转的。┓┓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判断图1中的三角形旋转了90°呢?而为什么图2中的三角形旋转的不是90°呢?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图1中的AB这条边旋转前与旋转后正好形成一个直角,而图2中形成直角的两条边是AB和BC,不是同一条边。进而发现,判断一个图形旋转了多少度,要观察同一条边。活动三:学习例题1.理解题意。提问:“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指A点固定不动)2.转一转。同桌合作,用三角尺在方格纸上转一转。3.交流方法。方法可能有:顺时针旋转90°,逆时针旋转90°。4.进一步研究。提问:如果没有具体的实物转一转,该怎么画出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同桌合作研究,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5.全班交流方法。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长直角边顺时针旋转90°,再画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图形。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顺时针旋转90°,再连成相应图形。③借助手、笔等工具转一转后再画一画。6.结合媒体演示小结: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将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时,可以先分别确定两条直角边旋转后的位置,再连成相应的图形。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相对应的一组边之间画出弧形,标上箭头。7.独立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反馈,交流方法。8.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交流方法,重点放在作图方法的交流与指导:要确定旋转后长方形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以A点为端点的一组相邻的边的位置;要确定旋转后小旗图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旗杆的位置。三、全课总结,揭示课题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拓展延伸1.做“练习一”第11题。先观察每组图形的特点,再想象使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旋转方法,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配乐欣赏。课件演示由一个简单的图形旋转后变成一组美丽的图案的欣赏和设计。附:板书设计图形的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图形旋转的特点:(1)绕某一中心点;(2)有一定方向;(3)旋转一定的角度。CBAA图1CAABCC图2PAGE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和快乐在一起.mp3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doc 图形的旋转(四下).ppt 图形的旋转(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