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2. 乐音的三个特征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2. 乐音的三个特征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乐音的三个特征》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
乐音的三个特征
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常(2).常识性的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重点
1.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具
演示学生
钢尺、木梳、硬纸片、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空啤酒瓶、音叉、小球(系有细绳)、铁架台、电吉他等。






批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温故新知回答下列问题::::
1.
叫声源,发声体在
.
2.声音在介质中以
形式传播.
3.
叫频率,
单位是
,符号是
二、引入新课观看视频.提问:1.丫蛋为什么唱不上去了?
2.小沈阳为什么能模仿刀郎的声音?
三、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音调播放音调不同的两首歌.听音调不同的两首歌.
.演示实验:用电子琴弹奏音阶。感受音调:在键盘乐器中,越是右边的音,音调越高;越是左边的音,音调越低。女生的音调高,男生的音调低。
小孩的音调高,大人的音调低。
瓶中水多时音调高,水少时音调低。音调:乐音的高低提问:这些音的音调有什么区别?
提问:你发现生活中哪些声音的音调不同?
音调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呢?2..探究1: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收集证据】

【交流】

【总结】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提示: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
总结:
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3.
阅读课本P43《一些声音的频率表》,思考讨论: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
练习练习练习练习1111:有经验的蜂农能评声音区分采蜜去和回来的蜜蜂,你知道如何区分吗?知识点(二)响度感受响度:听响度不同的两种声音
思考:电器上音量旋钮的作用是什么?(改变声音的大小。)响度(音量):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提问: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提示: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收集证据】

【交流】

【总结】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响度跟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的幅度大,响度就大。振动的幅度小,响度就小。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实验:教师对前面学生轻声说话,前面同学能听见,后面同学听不见。
总结:响度还跟人与声源的距离距离距离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活动: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听录音: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
讨论: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练习: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5.易混点讨论: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
.易混点讲解: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音调音调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知识点(三)音色1.耳朵
“辨”乐器。
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2.耳朵
“辨”人。
同学们闭眼辨别是谁在背古诗。播放录音:梁祝1
(二胡演奏)、
梁祝2(小提琴演奏)、梁祝3(古筝演奏)
2.全班同学闭眼,让后面同学背古诗,大家辨别是谁在背诗。3.
音色音(音品):声音的特色。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形状有关。
知识点(四)声波图练习3: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1.
观察音调不同声音的波形。
2.
观察响度不同声音的波形。
3.观察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四.课堂小结五.达标反馈1.请解释下面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
)2.讨论、回答导入的问题。
1.如图1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2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A组:完成《课时作业》上本节。B组:
1.链接生活
1)用水壶往水瓶里倒开水时,凭感觉就可以听出水瓶中水已满,为什么?
2)到商店买瓷器,妈妈会轻轻敲一敲,听一听声音,为什么?
2.自制乐器,在活动课上交流。
C组:物理在线
1.上网查找“曾侯乙编钟”。
2.上网查找了解乐器知识六、板书设计:第二节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
定义: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声源的振动频率。
乐音的三个特征
响度:
定义:声音的大小。
影响因素:声源的振动幅度大小。
距离声源的远近。
音色
:与发声体的材料、形状有关
通过有趣的引入,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积极主动性....
明确目标
从生活走向物理音调有高有低。
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加强知识应用,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习惯。难点突难让学生树立中考意识考意识,感觉中考并不遥远,中考并不困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1.以听声为主线,通过交响乐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乐音的三个特征。
2.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3.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
存在的不足或问题:
1.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熟练,更重要的还在于平时的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和训练。
2.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