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导学案)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重点: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导学过程:(预习本课时内容,完成导学案中有“*”号的内容)实验室是科学的殿堂,从那里射出一道道智慧的光芒,从那里培育出一个个科学巨匠;实验室是探究式学习的基地,我们在那里健康成长。一、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基地,在这里,同学们可以认识许多由物理学家精心设计的仪器,看到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参观实验室)二、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1、演示观察:(1)、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带。(光的色散)(2)、没有被打击的音叉也会振动。(振动发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共鸣现象。)(3)、在这个“魔镜”前,你可以跟自己握手。(凹面镜可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固态干冰(二氧化碳)冒出白雾。(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要吸收热量,空气之中的水蒸气遇冷降温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中,形成白雾。)补充演示:(5)浮沉子(6)铁块磁化……*2、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_____及其____。____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物理学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的条件下,________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三、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走进实验室的首要目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各种,初步了解仪器的。长度测量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基本单位:米(m)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和砝码。基本单位:千克(kg)时间测量仪器:秒表。基本单位:秒(s)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基本单位:开(K)常用单位:摄氏度(C0)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单位:安(A)电压表单位:伏(V)电度表单位:千瓦时(kw.h)(度)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单位:牛(N)体积测量仪器:量筒、量杯。(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1m3=103dm31L=1dm31ml=1cm31L=103ml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根据____________合理选择。四、像科学家一样探究*1、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要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6)__________;(7)__________。2、例: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多年以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思考问题:1.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2.伽利略怎样提出的问题?并做出什么样的猜想?3.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4.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1)提出问题: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往返摆动的时间相等吗?(2)猜想与假设:吊灯往返摆动的时间可能相等。(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用数脉搏跳动的次数来记录吊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看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否相等。如果每次脉搏跳动的次数都相等,则吊灯每次往返摆动的时间就相等;反之,吊灯每次往返摆动的时间就不相等。(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他一面按住脉搏,数着脉博跳动的次数,一面注视着吊灯的往返摆动。发现吊灯每往返摆动一次,脉搏大约都是跳2次。(5)分析与论证:如果排除其它的影响(如:脉博跳动的次数均匀与否等),那么可以证实吊灯每次往返摆动的时间是相等的。(6)评估:回顾以上操作,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比如吊灯摆得高呢?再进行探究。(7)交流合作:把探究的结果与其他人交流,进一步完善,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的数学关系。3、通过实验,不仅能学到许多物理知识,还能学习科学家们的__________,要像科学家那样喜欢实验,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合作,养成科学家那样的良好习惯。中小学实验教室规则(1)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2)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3)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4)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5)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他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6)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7)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8)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及其他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若有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任课教师,并如实填写仪器报损单。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协商后,可根据有关制度准予报损或责成赔偿。(9)经任课教师允许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教室。(10)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应按要求填写《实验登记表》。五、建立你的家庭实验室1、分类:热光部分力学部分电磁部分2、动手试一试:有趣的气球实验(1)将气球放入玻璃杯中,吹鼓气球,即能把杯子吊起来。(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2)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装有红色水的小气球,可以探究水内部压强的大小。(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用吹胀的气球做小车的动力,看谁的小车跑得快。(反冲运动)六、小制作和小发明:学习的目的在于,我们不仅要注意应用学过的知识点去解释;还可以利用家庭实验室搞一些小设计、小制作、小发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太阳能热水器(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热机(内能转化机械能)(3)电磁秋千(磁极间的相互作用)(4)皮筋动力小车(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5)泡沫塑料切割机(电流的热效应,熔化)(6)小电扇(电能转化机械能)七.合作交流1.资源共享(畅谈收获齐争艳):2.我的困惑(敞开心扉谋发展):八、能力拓展:1.许多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都是从实验室得来的,由此说明实验室的作用是A.科学探究的基地B.重大发明的基地()C.科学发现的起源地D.提供观察物理现象的基地2.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要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A.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B.根据需要选择C.规格较大的仪器D.精密度较高的仪器3.在实验室中,小名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为A.刻度尺、秒表B.千分尺、天平()C.量筒、天平D.量筒、弹簧测力计4、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作业:1、练习册2、预习第2节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