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036300126873001.5 酸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我们已经研究了一些酸和碱的性质。你知道把酸和碱放在一起,会发 生什么吗? 一、酸碱反应(中和反应) 【活动一】 1、如图1-25所示,在2支分别盛有3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加1滴酚酞试液,再分别向2 支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 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 白色晶体。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氯化钠和硫酸钠都属于盐 。 (1)常见酸碱反应: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2HCl+Ca(OH)2==CaCl2+2H2O 2HCl+Mg(OH)2===MgCl2+2H2O (2)酸碱反应的实质: (3)微观过程:酸溶液中的H+与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如HCl+NaOH==NaCl+H2O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是H+和OH-,即H++OH-==H2O(如图丙所示)。 ①很多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仍在溶液中自由移动,如NaOH与HCl(如图丙所示)、KOH与H2SO4、NH3·H2O与HCl等的中和反应。 ②有些中和反应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如H2SO4与Ba(OH)2的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 【注意】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6HCl+Fe203=2FeCl3+3H2O 二、酸碱反应的应用 【活动二】土壤酸碱性测定(P21) left15240目的 目的 1. 初步学会土壤取样测试的方法。 2. 学会用pH试纸测定土壤酸碱度。 3. 了解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提出改良土壤酸碱性的建议。 952513970器材 0器材 0427990过程 0过程 木棍、废报纸、玻璃棒、试管、蒸馏水、pH试纸(精密pH试纸及比色卡)、窗纱(或金属筛)、布袋。 过程: 1. 选取当地有代表性的地块,如山坡、农田、森林、海洋、菜地等,确定3~4个地块取样。 2. 在取样地块上按一定间隔确定取样点位置,一般确定5~6个,如图1-27所示。注意不要在路边、沟边、堆放肥料的地点取样。 每个取样点要去掉表面的石块和动植物残体,取0~20厘米范围内的土壤各20克左右。同一地块上取来的土样放在同一个布袋中,进行编号,并记录下采集地点和日期。 将从不同地点采集到的土样分别摊铺在废报纸上,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除去残根和杂物,用木棍压成粉状,用金属筛或窗纱筛过后待用。 3. 按照编号,取1克左右土样放入试管中,加入5毫升蒸馏水,振荡30秒钟后静置。待土壤微粒下沉后,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精密pH试纸上,将试纸上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记录下相应的pH,填入表1-6中: left2181225讨论 0讨论 讨论 1.当地主要农作物和常见乔木生长的土壤酸碱性如何?查阅资料,了解这样的酸碱性是否适宜这类植物的生长。 2.提出改良当地土壤酸碱性的建议。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①若土壤呈酸性,可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中以中和土壤的酸性;②如果土壤呈碱性,可通过加碳酸水来中和土壤的碱性从而得到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处理工厂的废水 ①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硫酸等杂质); ②若工厂的废水呈碱性,则可用废硫酸等中和。 用于医药 ①含有Al(OH)3或Mg(OH)2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Mg(OH)2+2HCl=MgCl2+2H2O ②被有些蚊虫叮咬后,皮肤肿痛,这是因为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牙膏、肥皂水等,就可减轻痛痒. 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在科学实验里,经常需要将溶液的酸碱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量的碱或酸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注意】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常用的中和胃酸过多的药物,但由于反应后生成的Al3+对人体有不良作用,已逐渐被其他药物取代。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防止发生危险和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在治疗胃酸过多和改良酸性土壤时不能使用。 【例1】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D.两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钠分子 1、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B.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C.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D.将稀盐酸换为稀硫酸,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例2】向一定质量的MgSO4溶液中先后滴加100克Ba(OH)2、H2SO4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a点对应的溶液pH<7 B.b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1种 C.m=23.3 D.B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34.2% 1、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 ) A.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D.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 2、向盛有50mL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 D ) A. B. C. D. 【例3】 酸碱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一定与酸碱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B ) A. 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 C.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壞 D. 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1、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 D.中和反 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 2、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若从酸度(AG)的概念出发可得出结论:温度为25℃时,酸性溶液的AG>0,中性溶液的AG=0,碱性溶液的AG<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25℃时,纯水的AG=0 B.AG的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C.AG=0的溶液中一定不大量存在氢氧根离子 D.25℃时,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AG<0 3、室温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通过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 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 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4、小明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酸碱性质时,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实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D ) 方案 使用实际 判断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氧化铜粉末 如果溶液变蓝,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硝酸银溶液 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A.A B.B C.C D.D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6、推理与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 A.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0s至40s之间,溶液中的溶质为HCl、NaCl和H2O B.20s时,溶液显碱性 C.60s时,取适量所得溶液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D.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8、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50mL热水(pH约为6.4)的烧杯中,用pH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监测pH溶液中和溶液浊度(浊度是指溶液对光线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通常浊度越高,溶液越浑浊)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 A.该实验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 B.实线表示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C.20s时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D.150s后溶液浊度下降是因为生成的Mg(OH)2溶解了 9、在学习“酸碱反应”时,老师给人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子”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氢氧化钠(NaOH);(2)NaOH+HCl===NaCl+H2O ;(3)不能 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呈现无色。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 ,微观实质 ,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 不合理,其理由是 .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三成立 【答案】红色; HCl+NaOH=NaCl+H2O; H++OH﹣=H2O; 二;若有氢氧化钠,则应该是红色而不是无色;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锌粒等活泼金属或者碳酸钙等碳酸盐等(合理即可) 有气泡生成(合理即可,但是与操作中药品要对应) 11、某实验探究小组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如图甲) (1)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兴趣小组用pH探测仪测得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则实验中胶头滴管所加入的X溶液是 (3)兴趣小组鑫瑞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温度变化图象(如图丙)(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热量散失忽略不计),该图说明该中和反应 (吸热或者放热),为确定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成分,该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从烧杯内取少量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 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 【实验反思】 实验小组其他同学也绘制了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图象(如图丁)(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热量散失忽略不计)。 实验中各同学所得温度变化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1)NaOH+HCl═NaCl+H2O; (2)氢氧化钠溶液; (3)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氯化钠、氢氧化钠; 【实验反思】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或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稀盐酸的质量不同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