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物质的酸碱性(一)我们经常接触的物质中,有的具有酸性,有的具有碱性,如人的胃液就具有酸性,它能杀灭细菌和帮助消化。工农业生产中,也常要用到许多酸性或碱性的物质,如硫酸、烧碱等。一、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2、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如氯化钠的电离:NaCl=Na++Cl-3、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NO3=K++NO3-NaOH=Na++OH-Na2SO4=2Na++SO42-说明:在电解质溶液里,所有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整个溶液不显电性。二、酸和碱1、酸: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了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如盐酸、硫酸、硝酸等。(1)酸根: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如SO42-是H2SO4的酸根。(2)注意概念中的“全部”二字,因为有的物质也电产出氢离子,但还电离出其他阳离子,则该物质不是酸,如NaHSO4=Na++H++SO42-。2、碱: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电离出的阴离了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1)常见碱的电离:NaOH=Na++OH-Ca(OH)2==Ca2++2OH-Al(OH)3===Al3++3OH-(2)实验室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具有碱性的物质有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氨水等。三、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1)常用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酸试液(2)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2、自制酸碱指示剂(1)取一些月季花、菊花、丝瓜花、一串红等植物的花果枝叶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所得的浸取液可当做酸碱指示剂。(2)取食盐水、白醋、石灰水等试验,它们分别能使上述自制酸碱指示剂变什么颜色?花名花的颜色变色情况酸性碱性月季花红色红色黄色菊花紫色红色黄色丝瓜花黄色黄绿色黄色一串红红色红色黄绿色四、溶液的酸碱度—pH1、溶液的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叫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1)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如下所示:(2)pH与溶液酸碱性①pH<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②pH>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③pH=7时,溶液显中性。【注意】①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应注意酸(碱)、酸性(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和联系。②pH是溶液中所含的H+浓度或OH-的浓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溶液中H+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OH-的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当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相等时,则溶液的pH=7,呈中性。2、研究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进行:(2)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丁7的土壤中生长。(3)测定雨水的pH(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4)测定人体内代谢产生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5)根据不同溶液酸碱度对人体皮肤、头发的影响,正确选择化妆品和洗发液。3、酸(或碱)溶液与酸(或碱)性溶液(1)酸性溶液与酸溶液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的溶液,呈酸性的溶液都含H+。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其溶质不一定是酸,有些化合物的溶液,如NaHSO4溶液、NH4Cl溶液等也呈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2)碱性溶液与碱溶液碱溶液是指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是指呈碱性的溶液,呈碱性的溶液都含OH-。碱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2CO3、K2CO3、NaHCO3等的水溶液也呈碱性,但它们不是碱。【注意】不溶性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剂改变颜色,只有溶于水的酸或碱才能使指示剂改变颜色,如硅酸(H2SiO3)、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铜[Cu(OH)2]都难溶于水。初中遇到的酸都是可溶性的,遇到的溶于水的碱有:KOH、NaOH、Ba(OH)2、Ca(OH)2、NH3·H2O等。【例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B)A.有酸味的物质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酸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氧元素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有氧元素C.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不一定有氧元素D.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不一定有氢元素2、下列各组离子属于酸电离产生的是(A)A.H+、NO3-、SO42-B.OH-、Ba2+C.H+、Na+、SO42-D.Na+、Ba2+、Cl–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 D )A.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例2】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用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B)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1、右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打印墨水偏酸性B.打印墨水呈中性C.打印纸偏酸性D.打印纸偏碱性2、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D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以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CO2具有酸性1、利用酸碱指示剂可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现有①石灰水、②汽水、③洗发液、④盐酸、⑤醋、⑥茶水,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B )A.①③④B.②④⑤C.④⑤D.①③⑥2、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C)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以上答案都不对3、如图所示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时的近似pH。下列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或判断不正确的是(C)A.草木灰水呈碱性B.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多吃柠檬C.橘子汁的酸性比柠檬汁的强D.萝卜汁显酸性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D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中和反应C.碱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它属于碱D.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所以水属于氧化物5、把氯化氢、生石灰、食盐分别溶于水后,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B )A.红色、蓝色、无色B.红色、蓝色、紫色C.蓝色、红色、紫色D.蓝色、红色、无色[来源:学。科。网]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B.酸性溶液一定是酸溶液C.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D.无色酚酞试液能使碱性溶液变红色7、从溶液酸碱性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D.某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为紫色,则该溶液接近中性8、化学学习中有很多“一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溶液一定都能导电B.碱中一定同时含有含有氢、氧元素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酸性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9、小季同学将一张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下“大师”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B )ABCD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A.AB.BC.CD.D10、“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溶液 ,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 ;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无明显现象溶液变红红色逐渐消失,溶液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1.2物质的酸碱性(二)【活动一】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将少量食醋倒入烧杯中,如图1-8所示,用手扇动气流,闻一闻,它的气味是酸性的。2、食醋是一种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盐酸、硫酸和硝酸等都是酸,如图1-9所示。还有橘子汁、番茄酱、苹果、柠檬汁等,如图1-10所示,也都含有某些酸,具有一定的酸性。【思考】醋、胃液等是不同的物质,为什么都有酸味?科学研究证明:溶液的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食醋——醋酸,胃液——盐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那么,为什么说这些物质都是酸呢?这些物质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活动二】酸碱指示剂1、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在4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图1-13所示。观察并记录石蕊试液在4种溶液中呈现的颜色。2、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指示剂。下面是常见的指示剂和它们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1)在稀硫酸中:___变红__,在稀盐酸中:___变红__。(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蓝,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变蓝。实验表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变红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变蓝色;【活动三】常见物质pH测定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水、柠檬汁、白醋、盐酸、肥皂水、洗涤剂、4%氢氧化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2.在白色点滴板的空穴(或小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上述样品,再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并将上述实验结果都填入表1-3中:3、pH的测定方法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通常取正整数)。如下图:【注意】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要注意如下几点:①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污染试剂。②不能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否则待测溶液被稀释,测量不准确。③用pH试纸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可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用。4、常见物质的pH【例1】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色是化学变化B.蝴蝶兰花的溶液可使盐酸变红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中,溶液仍为紫色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1、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B.25℃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和K2SO4溶液D.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2、在柠檬汁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滴入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A )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酸碱性不定【例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D )A.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B.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C.pH试纸浸入待测液后,过一会儿观察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内观察颜色1、用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操作是(C)A.将pH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待测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洁净的玻璃棒醮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少量待测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正确操作是(C)A.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B.将pH试纸浸在待测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颜色变化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与比色卡对比D.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3分钟后将试纸与比色卡对比1、下列有关现象可以确定某种物质是碱的是( C )A.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C.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D.水溶液呈碱性2、某同学用“月季花瓣”的汁液自制酸碱指示剂,有关记录如下表.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颜色变化是( D )A.由浅红色变红色B.由浅红变黄色C.由红色变黄色D.由黄色变浅红色3、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碳酸的强。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A.它能电离出大量OH-B.C6H5COOH的pH小丁7C.苯甲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苯甲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4、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5、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说明该溶液肯定是( B )A.酸性溶液B.碱性溶液C.酸的水溶液D.碱的水溶液6、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A处颜色的是( C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7、某同学用喷洒了试剂X的滤纸折成一只蝴蝶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Y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所示).过了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变成红色.请从下面提供的试剂中找出X、Y可能的组合( C )(1)食盐水(2)酚酞(3)自来水(4)浓氨水.A.(1)(2)B.(2)(3)C.(2)(4)D.(3)(4)8、如图,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A )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B.红色、蓝色、黄色、紫色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9、趣味化学联欢会上,小鹏和小亮给同学们变起了“魔术”.小鹏说:“我会‘白花变红花’”,于是他将一朵自制好的白花放入一种无色液体中,立刻得到一朵红花.小亮说:“这没什么,我还会‘水变牛奶’呢”,只见他将两种无色澄清的液体倒在一起,果真得到一杯像“牛奶”的液体.(1)小鹏自制的白花可能用 进行了处理,那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2)“水变牛奶”的“魔术”可以通过许多化学反应来完成,请用化学方程式例举(如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其中一种: .【答案】(1)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2)Ca(OH)2+Na2CO3═CaCO3↓+2NaOH.10、甲、乙两同学想了解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他们做了以下研究:实验操作检测结果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7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钾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7(1)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碳酸钾溶液酸碱性的结论:碳酸钾溶液显性。(2)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你认为乙同学操作不规范。为什么?.(3)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试液来进行实验。【答案】(1)碱;(2)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会污染药品;(3)紫色石蕊11、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植物的汁液在稀酸溶液中在水中在稀碱溶液中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玫瑰花浅红色浅红色绿色(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花的汁液均匀地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 色。(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答案】(1)万寿菊 胡萝卜;(2)绿;(3)牵牛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 物质的酸碱性(一) 学案(含答案).docx 1.2 物质的酸碱性(二) 学案(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