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4平面镜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阅读课本77页,边阅读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此实验是研究的位置、大小和位置、大小的关系。(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3)实验中选用两只蜡烛。(4)实验中玻璃板和桌面保持。(5)观察图中两只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通过用测量可以知道这个关系。二、虚像和实像观察4.3—3,结合78页虚像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眼睛的位置与S还是S1在一条直线上?(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感觉好像是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但是,实际上是发出的光。准确来说,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以后,射入眼睛的。(3)由4.3--3可知,S是,S1是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物理中把象S1这样的像叫虚像。(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拓展??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称为;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实像: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像称为实像。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像。总结: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为了:3、刻度尺的作用是:4、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5、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到平面镜的距离: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3mm和5mm的,你会选择哪个?三、平面镜的应用当堂训练: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_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_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2.某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像到镜面的距离m,人与像的距离为m.3、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4.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上题图所示,放在图中B处“烛焰”上的手指 (会/不会)被烧痛。操作中某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5.平面镜的作用:(1)(2)。6.决定平面镜像大小的因素是()A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B物体与平面镜的夹角C镜面的大小D物体的大小7.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镜子时,则()A.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像和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9.下列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A、盛夏树下的光斑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C、阳光下地面上有物体的影子D、平静的水面映出景物的倒影10.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11、小猴子在水中捞不到月亮,这是由于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C.光的漫反射所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的大小;(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3)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4)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选填实或虚)1改变光的__________________,如:潜望镜、投影仪②_____________,如:穿衣镜、商店装饰在墙上的镜子(扩大视野)0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