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0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2010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八年级学生王朋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们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八股取士
2.“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的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人”和“世界”的被发现是指( )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掠夺和新航路的开辟 D.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3.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下列属于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的是( )
①设置宣政院 ②册封达赖和班禅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天山南路回族贵族叛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下列属于西方传教士带给中国的西方文明包括( )
①意大利人利马窦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机械制品 ②意大利人朗世宁把西洋风格建筑设计带到中国 ③德国传教士帮助修改中国历法④利马窦把欧洲的数学理论著《几何原本》翻译成中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6.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19世纪末的上海滩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哪一计划不可行( )
A.街上汽车往来不绝 B.江面上有轮船鸣笛
C.有男士穿西装 D.人们拿手机在通话
7.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的三部曲”。下列事件能反映这一说法的是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如果要你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下列素材可用的是( )
①创建北洋海军 ②武昌起义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成立中国同盟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9.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
10.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那是因为( )
①没有推翻封建帝制 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很多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1.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也基本结束于南京。能反映“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 中华民国建立 C.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2. 小张去参观某历史博物馆,看到第三展厅的门口写着“发动‘兵谏’,逼蒋抗日”的主题词。根据所学知识,小张知道该展厅主要展出( )
A.卢沟桥事变的史实 B.重庆谈判的史实
C.西安事变的史实 D.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改编情况 .
1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国民党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D.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已经清除
14.“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为(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15.我们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原因是
A.它取得了的伟大胜利 B.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17.某校将举行一次抗战历史影视片展播,请你帮老师挑选一下,下列哪些影视片适合本 次活动( )
①《南昌起义》 ②《血战台儿庄》 ③《挺进大别山》 ④《地道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
A.阿拉曼战役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莫斯科战役
1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向日本扔了2个原子弹 B.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D.国民党爱国将士的英勇奋战
20.1948年11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分别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个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请回答:
(1)图l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场景 该历史事件通过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分)
(2)图2自由女神像左手的铭板上为什么刻着1776年7月4日?(2分)
(3)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谁 将图3中美国宪法中三权分立的名称补充完整(2分)
(4)图4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一部法律文献,请写出这部文献的名称以及法国发革命主要的领导人。 (2分)
(5)上述三个国家最终确立的民主体制是什么?(2分)
22、(本题14分)比较中国、英国发展图,回答问题。
(1)说出A、B时间段中国所处的朝代。英国C、D两个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4分)
(2)宋元时中国科技领先世界,经过AB两个发展阶段后被列强瓜分、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请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经济对外政策上分析原因。(4分)
(3)英国从一个封建小国经过C、D两个发展阶段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开始领先中国,这主要是它政治体制和生产方式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是什么?(2分)
(4)英国在完成D阶段后,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近代英国崛起和近代中国落伍给当前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有哪些启示?(2分)
23.【回顾与借鉴】(14分)
【回顾知史】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
⑴国共两党为了共同的革命任务开展了第一次合作。请问当时两党的共同革命任务是什么?由当时怎样的国情决定?(2分)
【探究明理】在近代探索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过程。下面是某同学围绕这一学习主题搜集到的部分图片资料。请你和他一起进行探究:
A.黄埔军校 B.台儿庄保卫战 C.革命根据地 D.解放南京
⑵以上图片中属于两党合作时期的是 ,属于两党对抗斗争时期的是 。(填字母代号即可)(4分)
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他将国共两党合作取得的成果、对抗造成的危害绘制如下图表,请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角度将图表补充完整。(4分)
(4)C图与D图发生的两大事件有什么联系?(2分)
【学史明智】(5)从两党的关系变化及其结果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上述结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什么借鉴意义?(2分)
24.【百年见证 中华复兴】(14分)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某班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之路”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版块一:屈辱与探索
图一轮船招商局 图二公车上书 图四街头“剪辫”现象 图四《新青年》
(1)图一二三四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提出了怎么样的救国方案或者口号?(8分)
版块二:抉择与奋斗
从南湖起航,到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中共在28年风雨历程中,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驶向了成功的彼岸。
(2)从南湖起航”到“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3)产党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图一二三四到第二版块中的的成功探索,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25.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8分)
(1)图片一、图片二反映了历史上哪一事件 (1分)
(2)图片三中人物是 。 面对这一事件,他就任总统后宣布实行新政,该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分)
(3) 针对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德国、日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2分)
(4)日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分)
2010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共60分)
21.(共10分)
(1)(2分)
(2)(2分)
(3)(2分)
(4)(2分)
(5)(2分)
22.(共14分)
(1)(4分)
(2)(4分)
(3)(2分)
(4)(2分)
(5)(2分)
23.(共14分)
(1)(2分)
(2)(4分)合作时期: 对抗时期:
(3)4分)
(4)(2分)
(5)(2分)
24.(共14分)
(1)(8分)
(2)(2分)
(3)(2分)
(4)(2分)
25.(共8分)
(1)(1分)
(2)(3分)
(3)(2分)
(4)(2分)
2010年年度第二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C D A D B D
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D D A C C C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共60分)
2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2分
(2)因为这一天,通过了《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2分
(3)孟德斯鸠 、行政。 2分
(4)《人权宣言》 罗伯斯庇尔 2分
(5)君主立宪制、共和政体 2分
22.(1):明朝 B:清朝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工业革命 4分
(2)政治上中国专制皇权高度加强,政治腐败;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政治、经济、对外政策中,只要回答出2方面就可给4分)
(3)体制: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转变;生产方式: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 2分
(4)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5)启示:重视科学和文化的进步,积极参与世界交流,改革、完善体制等。2分
23.(1)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合作时期:AB 对抗时期:C D
(3)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推动国民革命发展;形成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4)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指引下,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合则两利,分则俱伤;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希望国共两党精诚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2点答出2个方面,言之有理就可给分)
24.(1)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戊戌变法(维新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者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或者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口号。(每点各2分共8分)
(2)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新中国成立(各1分,共2分)
(3)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4)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能使革命取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饶的探索精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回答出2点就可以给2分)
。25、(1)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分)
(2)罗斯福(1分) 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分)
(3)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2分)
(4)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又开始侵略中国。(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