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声音的特征(音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水平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知识与技能音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与发生体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经历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发生体结构关系的探究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物理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激发他们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重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难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教学流程】流程图:流程意图说明:情景Ⅰ演示实验1听录音,让学生体验声音的变化,引出音调。活动Ⅰ学生实验1利用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研究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活动Ⅱ学生实验2利用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研究频率的高低与发声体结构的关系。活动Ⅲ拓展1阅读交流学习收获。【学习导航】(一)引入1.情景:听一段录音。音调概念:(二)新课2.音调(1)问题刚才我们一同感受了几种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用来表示;频率定义:,符号,单位,符号。(2)学生实验1敲击频率不同的两个音叉,感受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3)交流教师演示:用示波器、频率不同音叉演示音调与发声体频率的关系。音叉1振动,频率,音调;音叉2振动,频率,音调。初步结论:音叉1波形(f=256Hz)音叉2波形(f=512Hz)初步结论:。(4)学生实验2探究:塑振动料尺振动发声、齿轮及吸管发声时频率与什么因素有关?交流,归纳结论。初步结论:。举例讨论。(三)知识拓展3.拓展(1)超声波、次声波。(2)阅读P22“你知道吗?”【课内检测】1.频率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物体在1秒内完成的振动次数叫做,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2.甲音叉每分钟振动2400次,乙音叉半分钟振动900次,则甲音叉的频率为,乙音叉的频率为,甲音叉发生时的音调(选填“高于”或“低于”)乙音叉发生时的音调。3.音调指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有关,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则越高;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又跟发声体的有关。5.老鼠的吱吱声跟狮子吼叫相比较,音调较低的是,响度较强的是。女同学讲话时的声音“细尖”,则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由于女同学讲话时声带振动的缘故。6.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2)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高.7.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在图4的四个波形图中,音调较高的是_____和_____两图。活动Ⅰ学生实验1活动Ⅱ学生实验2音调与频率和发声体结构有关活动Ⅲ拓展1音调情景Ⅰ演示实验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