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会利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2.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得出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方法。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的实验作风。学习重点:能用速度公式进行各段平均速度的计算。学习难点:时间的测量及平均速度的计算。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完成时间15分钟。(一)预习指导1.要测量物体在某段路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首先我们需要用测出这段路程的长度s,其次是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然后用公式求出平均速度v。2.测量时路程的单位用,时间的单位用,这样平均速度的单位才会是米/秒。(二)预习检测学校操场上的直跑道长50m,小华从该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用时45s,则小华的平均速度是m/s。合km/h。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1.如何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2.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如何测量?(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实验装置(难点)问题: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为什么要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探究点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重点、难点)实验目的:学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长木板、木块、金属片、小车、刻度尺、秒表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利用速度公式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路程s/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v/m·s-1s1=t1=v1=s2=t2=v2=问题1: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v1、v2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问题2: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求出小车在斜面上滑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吗?通过比较v1、v2、v3,你有什么收获?三、达标测评1.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B.9cm/sC.8cm/sD.7cm/s2.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B.6.25m/sC.6.75m/sD.7.5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