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2.4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2.4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2.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四框。在学生学习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公民如何参与民主监督,共设三目:
  第一目,“谁监督
监督谁”,属于情境导入,目的是明确公民依法享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引出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第二目,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具体介绍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第三目,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本目的逻辑结构是: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意义—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具体要求—设计实施监督方案。
本框题承接了教材第一课“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部分内容,又为后面第四课“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普遍反映以下问题:
1、教材理论难度不大,内容易理解且条理清楚。
2、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如何行使自己民主监督的权利。针对当前疫情的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地实际,我搜集了相关的资料。
3、学生对民主监督有一些认识,但是往往并不系统、不深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设计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
知识素养:
了解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理解公民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
2、
能力素养:
能联系生活实例分析说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规范自己民主监督的行为,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
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有哪些合法的渠道。
2、难点:公民如何正确地行使监督权,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途径的区分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6、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
一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艺术的创作加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有触目惊心的贪腐场面、惊心动魄的侦破场景,更反映着当前反腐斗争的具体实践,回应着反腐斗争的民心所愿,你有什么感触呢?现实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呢?
环节二:讲授新知
合作探究1
展示材料:“黄某英事件”发生经过
2月21日,武汉女子监狱刑满释放人员黄某英感染新冠肺炎离汉进京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黄某英如何能够离开武汉?如何能够进入北京?
61岁的黄某英,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宣恩县人,原系湖北省宣恩县水利水产局财务股副股长兼出纳。2014年2月18日因犯贪污罪,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服刑期间,两次减刑共14个月。刑期自2011年4月18日起至2020年2月17日止。2月17日之前,新冠肺炎已经在湖北暴发,黄某英居住湖北恩施的弟弟、居住北京的女儿与监狱联系黄某英刑满释放事宜,他们均表示由于交通管制等原因,不能来武汉接黄回家。因黄某英服刑的监区有干警确诊为新冠肺炎或疑似病例,黄属于密切接触人员。2月17日,黄某英刑满释放后,留在武汉女子监狱隔离观察。
2月17日至21日上午,监狱为黄某英测量体温13次,其中18日、19日两次体温为37.3°C。其间,黄某英再三找干警,要求回家。干警与其女儿联系,其女儿表示想办法解决。后干警与其女儿前夫约定于2月21日上午,由监狱将黄某英送至武汉北高速收费站口交其接走。
2月21日早上,干警将隔离观察的黄某英带到监狱门口,对其宣讲有关防疫规定,并要求其写下出狱后居家隔离14天的保证书。干警将黄带出监狱,乘鄂牌依维柯警车到武汉北高速收费站外广场,步行将黄送至卡口。黄某英和女儿及其女儿前夫驾乘京牌私家车,于2月21日11时30分进入京港澳高速,2月22日凌晨到达北京,24日黄某英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探问题1:上述材料中行政部门的行为有什么危害?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你认为作为公民面对此类事件应如何做?
留下学生思考
展示2020年政府报告材料(主要犯罪和疫情情况)
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3146292件,同比上升9.7%。其中,审查逮捕案件935432件,审查起诉案件1413742件,刑事、民事、行政申诉案件258520件,公益诉讼案件126912件,诉讼活动违法监督案件411686件。
战疫情:最高人民检察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央政法委领导下,带领各级检察机关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在依法战疫中守初心、担使命。2020年2月至4月,共批准逮捕涉疫刑事犯罪3751人、起诉2521人,办理涉口罩等防疫物资监管、医疗废弃物处置、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829件。
思考:问题2:如何发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问题3:宪法规定公民的监督权:谁监督,监督谁?有哪些具体权利?
展示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
师明确:
1、什么是监督权?
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1)谁监督?
公民
(2)监督谁?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2、为什么公民享有监督权?
因为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享有监督权。
3、监督权的内容
2、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自主学习
完成表格
精讲点拨1
易错点辨析
民主监督≠监督权
民主监督过程中,主体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村民、市民、民主党派、政协等,监督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国家机关。
公民行使监督权,公民有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民主监督>公民行使监督权
火眼金睛
下列情况下公民可以行使什么监督权?
1.某街道摊贩多,秩序乱,常有学生在此被车辆碰伤,而交警部门不闻不问
2.某同学家住县城老城区,县拆迁办拆除该同学家门面房时,赔偿款执行的是普通套间的标准
3.某乡镇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赵某常聚众赌博
合作探究2
师明确(小组竞争方式)
特别注意:新形式、新方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精讲点拨2
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区别
(1)方式不同:
民主决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民主监督:信访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新方法: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2)侧重点不同

前一种是民主决策的渠道,主要是在发生决策前、事前,解决的是“某事应该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
后一种是民主监督的渠道,主要是发生在决策后、事后,解决的是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行动的后果,即“失职渎职、违法犯罪”等方面的问题。
(3)①如何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与“信访制度”?
方式方法相同——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等,
②区分“社会听证制度”与“监督听证会”
特别注意:不要夸大民主监督的作用、意义。
1)实行民主监督可以根除腐败现象;
(2)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
(3)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3、民主监督措施
自主学习
师明确:
自觉接受监督,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一方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注意:负责任地进行民主监督,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这要求公民既要行使民主监督权利,又要遵守法律法规,依规则和程序办事。
环节三
当堂训练
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
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注意和不正之风②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③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④确保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年10月23日,昆明市首档电视问政大型媒体直播——《民生热点面对面——新年问政》播出。政府相关负责人在直播中就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以及老旧小区整治行动等问题接受市民提问。电视问政
①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②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
③提高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④确保公民能直接地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被人们称为“网络暴力”。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作为公民,必须(  )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敢于民主监督,规范网络秩序
③增强法律观念,依法民主决策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CC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在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留时间让学生质疑、复习。教师检查
教学反思
第一,政治源于生活。让政治课因生活、因现实而生动,是本人追求的一个目标。因为只有体现生活,反映生活,政治课才有活力,才有魅力,师生才有动力。所以,本课用了生活中的一个现实案例,上课很有说服力。
第二,问题设置要巧妙。从教学实践来看,一堂课的好与否,与问题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问题设置不好,学生没话可说,或者不知老师想问什么,更不知该怎样回答,影响了课堂效果。所以课上的问题应当让学生想说、敢说、愿说。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