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教材《政治与法治》重点知识纲要第一单元(问题清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教材《政治与法治》重点知识纲要第一单元(问题清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统编教材《政治与法治》重点知识纲要第一单元(问题清单+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本课必查问题清单:
1、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3、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
4、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5、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本课核心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②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基本国情:
①基本国情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把握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把握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
?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①具有先进性、革命性、易组织等特点的工人阶级的产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①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3)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①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②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
时间
任务
1949—1952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1953年12月
党中央得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到1956年底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了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意义: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2)目的: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1)新时代内涵:
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从伟大事业角度看)
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从奋斗目标角度看)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从人民期待角度看)
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从历史使命角度看)
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从世界意义角度看)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
第二课
共产党的先进性
本课必查问题清单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及如何贯彻
3、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党应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具体内涵
6、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内涵、原因、要求
7、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8、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一个先进的政党
第二课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一个先进的政党
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性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立场是什么:???????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3.根本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内涵:???????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6.怎样贯彻党的执政理念:.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7.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②????????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8、党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补)
①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③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
2.2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
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③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体现。
具体知识细化掌握: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具体内涵
解放
思想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每次重大发展和变革,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理念的更新。
实事
求是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指导方法。
与时
俱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求真
务实
就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
2、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①内涵: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②原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党员好比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每个细胞都健康,党的整个组织就坚不可摧。因此,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③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要求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模范,做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8模范)
?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三课必查问题清单: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怎样坚持和坚强党的领导?
6、为什么要从严治党?(必要性+重要性)
7、怎样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
8、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之间的关系
9、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意义)
第三课核心问题:怎样坚持和坚强党的领导?
①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②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各国家机关、政协等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及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④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两个才能)
2、怎样坚持和坚强党的领导?
①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②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各国家机关、政协等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政治领导的含义、体现、要求
①含义: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要求: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四个意识、一个自觉、三个始终)
4、思想领导的含义、体现、要求
①含义: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②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要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组织领导的含义、体现、要求
①含义: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于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③新时代的要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执行最重要的原则、重点,两个着力一个保证)??执行、干部、人才、组织保证
6、(1)为什么要从严治党?(必要性+重要性)
必要性:
①在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四个关系)
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的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重要性:(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党自身意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更好践行党的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人民和国家发展角度)
7、怎样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
①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②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③党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⑤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8、科学执政的内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9、民主执政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10、依法执政的地位、重要体现及要求
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重要体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要求: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1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1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意义)
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