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节 物体的内能(2)[学生用书A42]1.[2019·衢州模拟]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2.[2019·杭州]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得知( D )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B ) A B C D图3-5-6A.海边昼夜温差较小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4.甲、乙两物质,质量之比为4∶1,放出热量之比为3∶1,降低温度之比为3∶2,则比热容之比为( C )A.1∶3B.2∶3C.1∶2D.4∶3【解析】由公式Q=cmΔt得c甲=、c乙=,=××=××=。5.在1标准大气压下,1kg20℃的水吸收了3.78×105J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C )A.80℃B.90℃C.100℃D.110℃【解析】根据Q吸=cmΔt可得,Δt===90℃,则水的末温t=t0+Δt=20℃+90℃=110℃。由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的温度为100℃。6.[2019·威海]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__6.4×105__J的热量,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7.[2018·济宁]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甲所示),通过__热传递__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乙是250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1.25×104__J。[c牛奶=2.5×103J/(kg·℃)]图3-5-78.小红对100g冰加热,并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造成AB段和CD段升温快慢不同的原因是__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__,已知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对100g冰加热的最初2min,冰吸热__8.4×103__J。图3-5-89.[2019·杭州富阳区校级模拟]人们早就知道,物体吸收太阳能的能力与物体的颜色有关。小玲对“吸收太阳能与物体表面颜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黑色塑料袋和白色塑料袋内装入相同质量的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暴晒,每隔相同的时间,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塑料袋水的质量m(kg)初温t0(℃)温度t1(℃)温度t2(℃)温度t3(℃)…黑色1.015.022.327.831.5…白色1.015.016.517.819.0…(1)小玲在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__。(2)由以上研究可知,人们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表面颜色以__黑__色为宜。若水的比热为4.2×103J/(kg·℃),一太阳能热水器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100kg,集热管接收太阳能的有效面积约为2m2,每小时1m2接收面积上有效接收太阳能约为2.1×106J,则该热水器装满水后每小时水温升高__10__℃。10.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一种加热工具)加热,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图3-5-9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C.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D.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11.甲、乙两物体质量、初温都相同,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接触以后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B )A.甲的内能增加,乙的内能减少B.甲的内能减少,乙的内能增加C.甲的内能不变,乙的内能减少D.甲、乙的内能都不变12.[2019·徐州]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__相等__;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__内__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像应是甲、乙两种图像中的__乙__。图3-5-1013.[2018·广州]如图a、b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c所示。图3-5-11(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58__℃。(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__小于__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小明根据图c中0~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正确__。你的判断依据:__由题意可知,0~30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由图丙可知,温度变化Δt也相同,因为m甲c乙__。14.如图是某太阳能热水器,向其中注入50kg的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50℃。[c水=4.2×103J/(kg·℃)]图3-5-12(1)这段时间该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如果这段时间该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量是2.8×107J,则这段时间该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答案】(1)这段时间内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Q=cmΔt=4.2×103J/(kg·℃)×50kg×(50℃-10℃)=8.4×106J。(2)热水器的效率η=×100%=×100%=×100%=30%。15.【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钩码重力不等,释放后重钩码下降,轻钩码上升,然后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钩码,通过传动装置可实现:在钩码升降过程中,能使放在隔热容器水中的叶轮不停地转动。图3-5-13(1)叶轮在不停地转动过程中,可以知道容器中水的温度__升高__,原因是叶轮通过__做功__方式实现了能量的转化。(2)实验中钩码升降做功与水温变化的数据见表[容器中水的质量为500g,c水=4.2×103J/(kg·℃)]:钩码升降次数123钩码升降做功(J)4258501275水温的变化(℃)0.20.40.6在钩码升降1次的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__420__J。对比发现,水吸收的热量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钩码升降所做的功。(3)综合分析实验装置及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该实验中的能量损失主要是__热量向外散失(或容器和叶轮等吸热,或部件间的摩擦等,合理即可)__。(写出一条即可)第5节 物体的内能(3)[学生用书B42]1.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由图可知压缩冲程是( A ) A B C D2.[2018·滨州]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C ) 图3-5-14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3.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质的热值跟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质的热值跟物质的温度有关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热值越大D.物质的热值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没有关系4.[2018·淄博改编]关于热和能,正确的说法是( B )A.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放出热量B.某种燃料的热值大小与是否充分燃烧无关C.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D.通过技术改进后,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5.一户四口之家,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kg,烟煤约80kg,液化石油气约30kg,煤气约60kg。这四种燃料中热值最高的是( A )A.液化石油气B.煤气C.烟煤D.木柴6.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图丁所示冲程原理相同的是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图__丁__。图3-5-157.[2018·嘉兴舟山]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冲岀试管口。图3-5-16(1)软木塞冲出试管口,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运动状态__。(2)此过程中,水蒸气减少的内能__大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这与热机的__做功__冲程相似。8.[2019·杭州校级模拟]老师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发现试管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由此引出以下问题,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图3-5-17(1)图1实验中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哪个冲程相同?__丙__。(2)若某单缸汽油机的功率为36kW,做功冲程每次对外做功800J,则在1s内该汽油机能完成__180__个冲程。9.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容已知,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表:图3-5-18燃料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燃尽后的水温(℃)煤油25100菜籽油20100(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要控制甲、乙两烧杯内水的质量相等,煤油和菜籽油的__质量__相同。(2)实验中测得数据如表(无读数错误),根据数据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煤油热值与菜籽油热值的关系。(3)实验中不足之处可能是__燃料太多__造成的。(4)小明同学纠正实验中不足之处后,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粗略估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除了图中装置以外,那么小明同学还需使用的测量仪器是__托盘天平__。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偏小__(选填“偏大”或“偏小”)。10.[2019·武汉]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图3-5-19A.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B.压缩冲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C.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D.排气冲程中,废气带走了燃料释放能量的极少部分11.[2019·南京]利用图示甲、乙装置(燃烧皿内燃料和烧杯内液体未画出),既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又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要求仅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完成实验,则两个实验都需要控制相同的( C ) 图3-5-20A.液体种类B.燃料种类C.液体质量D.燃料质量12.[2019·宁波校级模拟]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发动机均为汽油机,它把汽油燃烧产生的内能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请你将图中汽油机工作时的能流图补充完整。图3-5-21(2)发动机的效率是汽车的经济性能指标之一。厂家提供的某汽车出厂的部分参数如下:①测试数据: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百公里耗油量为V0(L),发动机输出功率为P0(kW);②使用燃料:93#汽油[热值为q0(J/kg)、密度为ρ0(kg/m3)]。请用以上参数推算出在测试条件下,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____。13.[2018·广安]用天然气灶给水加热,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体积为10L、温度为15℃的水加热到沸腾,求:(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2)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q天然气=4.2×107J/m3)【答案】(1)由ρ=得,10L水的质量m=ρ水V=1.0×103kg/m3×10×10-3m3=10kg,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4.2×103J/(kg·℃)×10kg×(100℃-15℃)=3.57×106J。(2)不计热量损失,则Q放=Q吸,由Q放=Vq可得,需要燃烧天然气的体积V天然气====0.085m3。14.【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如图所示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图3-5-22(1)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所示。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即冲程长)。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排量2.0L输出功率120kW转速6000r/min①该发动机在1s内做功__1.2×105__J,单缸排量V=__0.5__L。②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W=__600__J。(2)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pV,式中p表示燃气对活塞的压强,则p=__1.2×106__Pa。(1L=1×10-3m3)(3)如图乙所示为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的示意图。下面给出了公式W=pV的证明,请将推导过程补充完整。设活塞的面积为S,冲程长为l,燃气对活塞的压强为p。则燃气对活塞的压力F=__pS__,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W=__pSl__,又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发动机的单缸排量V=__Sl__,故W=pV。(各表述式均用S、l及p来表示)第5节 物体的内能(1)[学生用书B40]1.[2019·巴中]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B )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2.[2019·辽阳]酿酒是人类神奇的发明,如图是将谷物倒入锅中熬制酒料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图3-5-1A.用火种引燃木柴的过程与钻木取火的原理相同B.灶台下木柴燃烧的过程,将内能转化成了化学能C.锅能向酒料传递热量,是因为锅的温度高于酒料的温度D.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这是为了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3.[2018·宁波]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图3-5-2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4.[2018·广东]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取10N/kg)( D )图3-5-3A.70N 热传递B.70N 做功C.700N 热传递D.700N 做功5.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如图所示),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图3-5-4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6.[2019·兰州]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7.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玉米就变成了爆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8.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了。小明同学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D )①当温度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时,硝化棉就燃烧起来了②活塞压缩筒内空气,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③用力向下压活塞④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9.如图所示,在金属管内装一些酒精,当迅速来回拉动绕过金属管的粗绳时,筒壁会发热,一会儿,看到紧塞在管口的塞子突然被射出,同时听到“砰”的一声。根据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图3-5-5A.来回拉动粗绳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塞子被射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筒壁会发热,是因为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塞子被射出,筒内具有的内能减少10.[2019·怀化]冬天同学们常常利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__热传递__改变人体的内能;小朋友从滑梯上端滑下来感到臀部发热,是通过__做功__改变人体的内能。11.下列物理现象中,哪些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哪些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A.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B.热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C.用锤子反复击打一个铁片,铁片温度升高;D.一壶水放在地上,一段时间后开水变为温水;E.陨石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F.水从高山上落下,水温稍有升高。(1)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CEF__。(2)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有__ABD__。12.[2018·吉林]我们感觉手冷时,通常采用搓手的方式使手变暖。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答案】因为搓手可以通过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使冷手变暖(合理即可)。13.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B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14.[2019·德清校级一模]冲击钻是一种打孔的工具。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冲击钻在工作的过程中( C )A.只有电能和内能的转化B.只有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C.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D.没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15.[2018·枣庄改编]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16.[2018·湖州]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__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合理即可)__。(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__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或摩擦生热等合理即可)__。17.课间休息时有些同学会用瓶壁较薄的空矿泉水瓶做这样的游戏:首先旋紧瓶盖,接着两手分别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压缩瓶内空气,这时瓶内气体内能__增加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然后迅速旋开瓶盖,可看到瓶盖飞出数米远,同时瓶口和瓶内出现__白雾__,这是因为__瓶内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__。18.【核心素养:物理观念】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力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种能量发生变化?答:__分子的势能__。(2)加热针筒内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种能量发生变化?答:__分子的动能__。(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什么发生变化?答:__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5 物体的内能(1) 同步检测(含答案).doc 3.5 物体的内能(2) 同步检测(含答案).doc 3.5 物体的内能(3) 同步检测(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