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考热度★★)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市场调节能够通过及时灵敏的反映市场的变化,是万能的。3.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是市场自发性弊端的体现。4.市场调节能够解决地区差距,经济总量不平衡的问题。5.政府能否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6.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7.中央政府定价范围大范围缩减的目的是消除政府对价格的干预。8.国家进行反垄断调查旨在消除市场调节自发性的弊端。9.为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10.政府推行阶梯价格的主要意义在于坚持市场定价机制,发挥市场自发作用。1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12.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宏观调控。15.宏观调控应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辅。16.国家依法查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运用了宏观调控中的行政手段。17.为防范互联网金融企业违法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发生,政府应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18.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决定,意味着国家对股票市场监管的削弱。19.为了解决低价药物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经营管理干预的力度。20.为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手段是提高燃煤企业的排污标准。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高考热度★★★)21.我国当前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2.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23.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是人们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作的中心应该转移到政治和文化建设上。25.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26.新发展理念中协调解决的是发展动力的问题。27.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28.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9.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国的战略目标。30.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高考热度★★★★)31.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影响都是有利的。3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33.国际贸易已经从多边贸易转变为双边贸易。34.资本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动荡的根源。35.国际并购能够消除企业的经营风险。36.我国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37.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38.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39.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40.海外并购属于“引进来”的举措。41.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居于主导地位。42.我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能够扩大出口外汇,实现国际收支平衡。43.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参与国际经济带来的益处是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变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下降。44.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鼓励企业海外投资。45.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46.为了缓解我国的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47.某国某年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处于贸易顺差地位。48.我国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49.我国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能够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消除国际市场风险。50.中国加强与各国的经济贸易是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发展。2021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易混易错知识辨析第1页(共6页)2021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易混易错知识辨析(解析版)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考热度★★)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纠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2.市场调节能够通过及时灵敏的反映市场的变化,是万能的。纠正: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3.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是市场自发性弊端的体现。纠正: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是市场盲目性弊端的体现。原因表现结果自发性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商品生产经营者谋求自身的眼前利益或不正当利益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动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需要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其决策带有一定盲目性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或一哄而退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决策调整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4.市场调节能够解决地区差距,经济总量不平衡的问题。纠正:市场调节不能解决地区差距、经济总量不平衡的问题。如果仅让市场调节,还可能会扩大地区差距,加剧经济总量不平衡的问题。5.政府能否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纠正: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6.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纠正: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7.中央政府定价范围大范围缩减的目的是消除政府对价格的干预。纠正:中央政府大范围缩减定价范围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完善价格的市场机制,而不是消除政府对价格的干预。8.国家进行反垄断调查旨在消除市场调节自发性的弊端。纠正:自发性是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不能消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克服。9.为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纠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限制企业和居民的正当消费行为。10.政府推行阶梯价格的主要意义在于坚持市场定价机制,发挥市场自发作用。纠正:政府推行阶梯价格制度是在遵循市场规律条件下进行的科学宏观调控,并非完全在市场中形成商品的价格,且应克服市场的自发作用。1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纠正: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12.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纠正: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纠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全等同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集合在一起的,因此,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己的特点。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宏观调控。纠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注意:这里一定是科学的宏观调控。15.宏观调控应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辅。纠正: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16.国家依法查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运用了宏观调控中的行政手段。纠正:依法查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属于宏观调控中的法律手段。关键词区分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关键词:经济政策、经济规划、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税率、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2)法律手段关键词: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打击犯罪等。(3)行政手段关键词:行政命令(禁止、限制)、指示、规定等等。17.为防范互联网金融企业违法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发生,政府应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纠正:政府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监管,而不是要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18.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决定,意味着国家对股票市场监管的削弱。纠正:强调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并不意味着削弱国家对市场的监管。19.为了解决低价药物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经营管理干预的力度。纠正:政府应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20.为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手段是提高燃煤企业的排污标准。纠正:经济手段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排污标准是政府采取行政手段的体现。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高考热度★★★)21.我国当前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纠正:我国当前经济中高速增长。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①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③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2.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纠正: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3.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是人们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纠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4.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作的中心应该转移到政治和文化建设上。纠正:我国的工作重心仍然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5.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纠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26.新发展理念中协调解决的是发展动力的问题。纠正:新发展理念中协调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27.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纠正: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28.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纠正:到2050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9.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国的战略目标。。纠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30.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纠正:我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而不是已经实现了。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高考热度★★★★)31.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影响都是有利的。纠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1)有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2)不利影响:①存在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需要正视并解决;②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地威胁。3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纠正:中国不是世界的贸易中心。33.国际贸易已经从多边贸易转变为双边贸易。纠正:国家贸易中多边贸易与双边贸易并存。多边贸易是指多个国家政府之间在商定的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下进行的贸易。同样,多个国家政府之间也需要通过签订贸易条约或协定来规定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而且这些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也不适用于任何1个签约国与其他非签约国之间的贸易。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国家所开展的贸易就属于多边贸易。双边贸易是指两国之间彼此保持进出口收支平衡的贸易。双边贸易须通过两国政府签订协议,是在双边结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双方各以本国的出口支付从对方国的进口,而不用对对方的出口支付从第三国的进口。双方的进出口额应基本平衡。由于进出口双方交换的商品和劳务价值基本平衡,解决或减少了支付困难,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后来,随着各国逐渐放宽外汇管制,多边结算扩大,双边贸易的比重逐渐下降。34.资本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动荡的根源。纠正:资本全球化不是世界经济动荡的根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极分化,真实收入和财富分配两极分化,信用资源分配两极分化,这“三个两极分化”是造成国际金融不稳定乃至全球实体经济陷入长期低迷或停滞的根源。35.国际并购能够消除企业的经营风险。纠正:企业的经营风险无法消除,且国际并购会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国际并购:国际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36.我国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纠正:我国并不能主导国际金融市场。37.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纠正:经济全球化可能会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扩大。38.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纠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不能说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39.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纠正: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40.海外并购属于“引进来”的举措。纠正:海外并购属于“走出去”的举措。①“引进来”是指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其主要目的是弥补和改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金、人才不足、技术和管理落后的状况。材料常见标志词(吸引外资、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进口设备。②“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作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材料常见的标志词:对外投资、海外并购、承揽海外工程等。41.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居于主导地位。纠正: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非主导地位。42.我国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能够扩大出口外汇,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纠正:建设自由贸易区有助于平衡国际贸易收支,但无法实现国际收支平衡。43.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参与国际经济带来的益处是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变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下降。纠正: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带来贸易投资便利化,但不会使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变小,不可能规避面临的风险。44.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鼓励企业海外投资。纠正:降低进口关税的目的在于促进商品进口,优化我国市场商品结构,鼓励“引进来”,企业海外投资属于走出去。45.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纠正: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46.为了缓解我国的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纠正: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会加剧贸易摩擦。47.某国某年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纠正:国某年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处于贸易逆差地位。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贸易顺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小于出口总值,俗称"出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48.我国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纠正:不应是强化竞争机制,更多是一种合作。49.我国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能够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消除国际市场风险。纠正:国际竞争风险无法消除,只能说有所降低。50.中国加强与各国的经济贸易是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发展。纠正:中国加强与各国的经济贸易不是为了推动资本市场一体化,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推动与各国的友好贸易往来。2021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易混易错知识辨析(解析版)第1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