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与社会(课件33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我与社会(课件33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课题
我与社会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依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体味自身在社会生活中成长的感受与认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认识到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重点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难点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020年7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近60名学生在班级家委会的组织下,来到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从上午9:30开始,首先是旁听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员额法官杨惠独任审理的一起发生在养老院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
庭审结束后,在综合办公室干警李瑶俐带领下,学生们共同朗读了《民法典》的《总则编》和《侵权责任编》的相关重点条文。活动顺利结束。思考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会有什么收获?你愿意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吗,这样的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提示: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庭审观摩和学习《民法典》有机结合,是一场生动的社会实践教学课,不仅使他们对庭审程序和法律适用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了解,也切身体会到了司法的威严。小结: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成长的意义: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播放视频——一个中学生的暑期生活引入课题:
我与社会
材料阅读分组讨论交流分享观看视频
根据社会热点,初步认识到个人离不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需要个人的参与懂得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成长的意义。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运用你的经验情境一:周六早上6时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情境二:上午8时20分,李铭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情境三:下午3时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情境四:晚上8时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电视节目并交流看法。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提示:情境一
观察认识、感受,发现生活情境二
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情境三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生活情境四
通过社会传媒了解认识、交流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PPT图片情境呈现)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播放视频视频一:2020年7月27日,美国驻成都总领馆关闭,中国人欢呼雀跃,这就是大国底气。视频二:2020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升国旗方式,致敬人民子弟兵。小结:了解中国发展,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探究与分享——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PPT图片情境呈现)(1)你的暑假生活过得有意义吗?(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小结: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思考人能够脱离社会而存在吗?小结: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相关链接——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经典观点认识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播放视频——送别抗洪烈士!安徽合肥2020年抗洪抢险中牺牲的陈陆烈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他的亲属、战友、同事以及自发前来的市民千余人怀着沉重的心情送别英雄,陈陆的妻子痛哭敬礼送别丈夫。抗洪战士社会关系分析课堂自我介绍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向别人介绍自己?本校的师生外校的师生父母的同事初次见面的长辈异国他乡结识的同乡同学的父母小结:2.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探究与分享——我的角色(PPT图片呈现)相关链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拓展提高观看视频——中国力量
共同抗疫视频中的人们因为什么而联结在了一起?他们的付出对抗疫分别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结合视频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课堂练习
情境阅读交流分享交流感悟感知社会生活观看视频思考并感悟图片情境阅读,交流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分享阅读分享感悟观看视频讨论交流分享交流分享分享交流观看视频交流分享拓展提高
通过呈现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以及其中的发现与感悟,引导学生建立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的视角。认识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感知社会生活的变化,激发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中国发展,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认识到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认识到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学会对人在社会不同角色中的社会关系和责任进行分析认识通过引导学生以不同角色介绍自己,学会在不同场合中以不同的身份呈现自己进一步了解到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理解社会关系的框架懂得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付出和努力,加深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课堂小结
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只有在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中,个人才能真正成长。发展,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断尝试、探索、实践,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进一步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激发学生融入社会的成长发展观。
板书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1.1.1
我与社会
新知导入
2020年7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近60名学生在班级家委会的组织下,来到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从上午9:30开始,首先是旁听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员额法官杨惠独任审理的一起发生在养老院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
庭审结束后,在综合办公室干警李瑶俐带领下,学生们共同朗读了《民法典》的《总则编》和《侵权责任编》的相关重点条文。活动顺利结束。
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会有什么收获?
你愿意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吗,这样的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收获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庭审观摩和学习《民法典》有机结合,是一场生动的社会实践教学课,不仅使他们对庭审程序和法律适用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了解,也切身体会到了司法的威严。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成长的意义
一个中学生的暑期生活
一、感受社会生活
新知讲解
周六早上6时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爷爷,你看那边新增了健身器材。
在新铺的塑胶健步道上跑步舒服多了!
上午8时20分,李铭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新鲜的西红柿真好看!
西红柿从哪儿进的?
我们合作社自己种的,刚摘的,新鲜着呢!
下午3时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
孩子,教奶奶怎么用手机上网……
您点这里,打开浏览器……
晚上8时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电视节目并交流看法。
宝剑峰从磨砺出,他们凭着专注和坚守创造了奇迹。
大国工匠真是名不虚传!
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情境一
情境三
情境二
情境四
观察认识、感受,发现生活
社会实践、体验生活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生活
通过社会传媒了解认识、交流
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来到工厂,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2020年7月27日,美国驻成都总领馆关闭,中国人欢呼雀跃,这就是大国底气。
2020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升国旗方式,致敬人民子弟兵。
了解中国发展,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感受越来越丰富
认识越来越深刻
身体成长
与人打交道
关注社区管理
关心国家发展
……
智力发展
能力提高
生活空间延展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人能够脱离社会而存在吗?

朋友
外婆
外公
妈妈
工人
老师
同学
售货员
农民
……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认识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送别抗洪烈士!
安徽合肥2020年抗洪抢险中牺牲的陈陆烈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他的亲属、战友、同事以及自发前来的市民千余人怀着沉重的心情送别英雄,陈陆的妻子痛哭敬礼送别丈夫。
抗洪战士社会关系分析
1
4
3
2
战士
进行抗洪抢险的消防战士
儿子
父亲和母亲
丈夫和父亲
妻子和儿子
英雄
广大人民群众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向别人介绍自己?
课堂自我介绍
?
6
?
1
?
2
?
3
?
4
?
5
外校的师生
父母的同事
同学的父母
异国他乡结识的同乡
本校的师生
初次见面的长辈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我是邻居的邻居
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地缘关系
以血亲或重量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中国力量
共同抗疫
视频中的人们因为什么而联结在了一起?
他们的付出对抗疫分别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结合视频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堂练习
1.小飞在暑假里,认真完成好自己的作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到社区里当义务卫生监督员,还去到外婆家里帮外婆干活呢……小飞的这些行为告诉我们(

①我们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充分了解社会,学会长大
②小飞只要完成好自己的作业就行,没必要去做那么多与学习无关的事
③我们中学生也要学会与他人、与社会打交道,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④社会那么复杂,我不应该在初中这个年纪过早步入社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A
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感受到它是那么丰富多彩,关于社会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遵义市某中学学生小萍对自己的下列定位准确的是(  )
①我是父母的女儿,“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到老。”
②我是某中学的学生,我要努力学习
③我是小娜的邻居,我要与小娜友好相处,共同学习进步
④我长大想去美国留学,从现在起就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美国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课堂总结
  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只有在与其他人的社会交往中,个人才能真正成长。发展,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断尝试、探索、实践,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感受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