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我的感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能说出眼、耳、鼻、舌、皮肤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官的作用。 科学态度: 1、能对用感官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的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并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官的作用。 教学准备:三杯水(凉、温、烫)、橘子、苹果、纸袋、纸巾、小桶 (放垃圾),盒子或封盖小桶(毛绒玩具、香蕉、橡皮、铃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有都许多的宝贝,现在咱们一起来猜几个吧。(出示谜语) 刚才我们认识了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老师说了半天都有点口渴了,现在就想喝水,桌子上有3杯水,谁能给老师说一说应该选择哪杯水呢?有什么办法呢?(用手摸一摸)其实我们是通过手上的皮肤感知的。 2、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感觉器官,现在就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身上的感觉器官,用手指一指,并说一说这些感官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3、汇报交流。 二、探究与发现。 (一)活动一:观察橘子。 1、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就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老师给你们每一组准备了一个神秘礼物,你想用什么感官观察?怎样观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未知的物品不能随便闻或尝,注意安全,注意卫生……)由于我们不知道 盒子里有什么,所以我们观察的时候可以先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各小组的组长说一说你想怎样领导你们小组观察。 2、学生观察,教师指导,提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对橘子进行了 观察,我们还可以怎样观察?(尝一尝)在尝之前请各位小组长把湿巾发给小组成员擦手,在吃东西前一定要注意卫生。然后同学们把橘子剥开尝一尝。注意垃圾要放在小垃圾桶里,不要随便乱丢。 4、观察橘子用到哪些器官,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 5、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观察的。 6、教师小结。(由观察橘子的顺序拓展到观察物体的一般顺序是一看,二闻,三尝,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注意安全,卫生等。) (二)盒子里面有什么? 同学们表现真不错,为了奖励大家,我们做一个游戏:用感官辨认物体。 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老师先摸一摸:它是圆圆的,有点凉,表皮光滑,能吃……..学生们进行猜测,然后老师拿出来进行观察: 我看到这是一个苹果,它是圆圆的,颜色是红色和绿色的,皮上有点小点点,我摸了摸它的表皮很光滑,我闻了闻它有一股苹果的清香味,我们还可以切开尝一尝…… 这是老师摸到的苹果,现在各小组都有一个神秘的盒子,现在你们不许看盒子里面的东西,根据感官的感觉判断和推测出物体的名称,摸到后像老师这样拿出来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物品。 1、小组分组活动。 2、辨别物体用到哪些感官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 3、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我们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感知事物。 三、应用拓展。 1、我们认识了身上的感觉器官,现在让我们判断一下这样做对吗?(出示图片)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运用我们的感官? 3、教师小结。 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今后你该怎样做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