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1怎样认识电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2.知道电阻的各种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能力目标1.能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2.能进行电阻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3.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4.初步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5.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思考:水流在水管中流动受到阻力作用,那么电流在导体中是否也受到导体对它的阻碍作用?演示:把不同的导体分别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你看到的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二、[导入新课]1、什么是导体的电阻教师: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还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物理学中引入了电阻的概念。关于电阻的单位,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或让学生看书自学,然后出示两道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既及时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换算单位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对电阻的单位“欧姆”具有感性认识,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2、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过渡):不同的导体,电阻有大有小。那么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1研究导体电阻跟材料关系.根据前面实验数据直接填入记录表.条件—电压相同导线材料锰铜镍铬长度相?同截面积相?同电流??电阻??实验2研究电阻与长度关系记录表条件—电压相同导线材料相?同长度10.5截面积相?同电流??电阻??实验3研究电阻与粗细的关系.条件—电压相同导线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截面积电流??电阻??分析说明.导体的电阻由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还与温度有关.学生归纳后,教师小结:一般地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由于导体电阻由材料、长度、截面积和温度共同决定,所以要比较两种不同材料电阻的区别,必须取相同长度、截面积、相同温度的导体加以比较,课本上列出了长1米截面积为1毫米在0℃时不同材料的电阻值.我们前面讲的电阻单位是欧姆,从导体本身性质角度来说就是在温度为0℃时,长106.3厘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水银柱所具有的电阻.探究活动为什么常用铜或铝做材料,而不用便宜的钢铁?三、练习1、将一根金属导线对折后并成一条,它的电阻将变__(选填“大”、“小”),原因是导线的______不变,_____变大,______变小所致.2、将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__(选填“大”、“小”).原因是导线的_________不变,______变大,______变小所致.3.判断:(1)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2)温度升高,导体的电阻会增大。(3)长的铜导线的电阻比短的铜导线的电阻大。4.单位换算20千欧=______兆欧=______欧。2MΩ=______kΩ=______Ω5、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根电阻线,已知甲比乙长,但横截面积相等,丙比乙粗,但长度相等,则甲、乙、丙三根电阻线的电阻大小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乙最小四、【补充阅读】超导体的知识: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金属的温度降低时,它的电阻减小.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测定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值时发现,当温度降到-269℃左右时,水银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超导体: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注意:不是所有物体都会发生超导现象)五、小结1、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的符号:R。2、电阻的单位及其的换算。3、学会了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粗细、材料和温度。板书设计一、电阻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2、电阻的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三、电阻器1、定值电阻及其符号2、变阻器及电位器3、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1)、标牌:“50Ω,1.5A”,“50Ω”表示:最大阻值为50Ω;“1.5A”表示: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1.5A。(2)、与被控制电路串联。(3)、正确连接方式。(4)、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远离下接线柱,使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教学反思】1、教师为学生准备有电阻丝的木板,让观看视频和课件,知道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即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让学生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研究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制定计划、细致操作,收集证据、分析总结出结论。2、在引课时,通过演示前后两次灯泡亮度的不同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电阻概念的基础上认识到还可以通过比较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判断电阻的大小,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活动做了铺垫。有意降低了实验设计的难度,使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将重点放在控制变量法的设计上。3、在引导学生探究变阻器原理的实验中,学生能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确实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在课堂的实验探究中应该充分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在本节课的引入以及实验探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能够体现善于欣赏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自己在学习中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