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物理八上 4.7 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京改版物理八上 4.7 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案

资源简介

《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3.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轮船、潜水艇和气球的工作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应用收集资料,认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养成以实验为基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 利用浮沉条件分析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教学媒体与资源
多媒体课件、水槽、浮沉子、乒乓球、小石头、小蕃茄、食盐、注射器、口服液瓶、橡皮泥、薄塑料袋、电吹风、搅拌器、潜水艇模型
课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浮沉子装置,成功演示小瓶在水中上浮和下沉,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物体的浮沉条件究竟取决于什么?
引出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小蕃茄: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小蕃茄所受到的F浮<G物,所以小蕃茄下沉。当向水中加盐并搅拌,ρ液增大,F浮增大,当F浮= G物时,小蕃茄悬浮在水中。当继续加盐搅拌,ρ液继续增大,当F浮>G物时,小蕃茄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
分析口服液瓶: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口服液瓶所受到的F浮<G物,瓶子下沉。当用注射器往瓶中抽水后,瓶子的ρ物减小,减小到ρ液=ρ物,瓶子悬浮在水中。当继续抽水,ρ液>ρ物,瓶子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或ρ液与ρ物关系。

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分析受力情况,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讨论并思考完成问题,得出结论.
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分析受力情况,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讨论并思考完成问题,得出结论.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受力对比,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1)若G物<F浮,ρ物<ρ液物体上浮.
(2)若G物=F浮,ρ物=ρ液物体悬浮.
(3)若G物>F浮, ρ物>ρ液物体下沉.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2.潜水艇
3.气球和飞艇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小组合作讨论,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
小结 物体的浮沉条件:
(1)若G物<F浮,ρ物<ρ液物体上浮.
(2)若G物=F浮,ρ物=ρ液物体悬浮.
(3)若G物>F浮, ρ物>ρ液物体下沉.
浮力的应用:
利用浮力的关键: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⑴若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沉浮(如潜水艇)
⑵若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从而改变浮力实现沉浮。(如轮船、汤圆、鱼丸和气球)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内进行总结,归纳本节的学的内容




习 1、重10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是 N.
2、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时,木块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A、重力、浮力都不变;   
B、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重力、浮力都变小;
D、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3、船只采用“ ”的办法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漂浮在水面上。潜水艇靠改变自身 来实现浮沉,如果向水舱充水,则潜水艇能实现 .
4、船从河里开到海里,船所受的浮力将会 ,排开液体的体积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质量为0.5kg的小球,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了2N的水,则小球在水中将会 ( )
A、漂浮 B、悬浮 C、下沉 D、无法判断
6、重为1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若向水中加入食盐,使水的密度 ,木块受到的浮力 ,那么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7、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 达到上浮和下沉目的的,某潜水艇从水面上10m处下潜到100m深的过程中,潜水艇受到水的压强 ,浮力 .
8、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共重 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 N,船排开的河水的体积是 m3。(取g=10N/kg)

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