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日食和月食填空题1.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于是就发生了________。2.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中一名学生用手电筒代表___________,一名学生手持兵乓球代表________,一名学生手持玻璃球当___________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一用表示__________________。3.当__________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三者在一条________上,而且地球处于月球阴影中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便形成了__________。4.日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_________,月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_________。5.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______________。6.月球挡住了中间的太阳光时,发生_____________。7.月球挡住了全部的太阳光时,发生_____________。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的时候。()2.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球上。这个影子将引起日食。()3.每个农历初一都会出现日食。()4.相对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多。()5.日食和月食不会在同一天出现。()三、选择题1.下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中能产生月食现象的是()A.B.C.2.我们能在地球上看见月食现象。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A.月全食B.月偏食C.月环食3.下列日期中可能发生月食现象的是()A.端午B.重阳C.中秋4.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地球的部分地区会观察到()现象。A.月食B.日食C.满月5.我们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用兵乓球代表地球来研究日食、月食现象,这种实验称为()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演示实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月食2.太阳地球月球月球绕地球一周3.月球直线日食4.农历初一农历十五5.日食6.日环食7.日全食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A2.C3.C4.B5.B2/3(共26张PPT)4日食和月食第三单元宇宙新课导入你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吗?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日食月食日食的类型;日食形成的原因;日食形成的过程;日食的观察;月食。新课讲解13准备一大一小的两只球,大球直径约是小球直径的4倍。当观察者位于图中三个不同位置时,分别用单眼观察小球遮掩大球的现象。大球看上去是怎样的呢?将观察到的大球形状画一画。(用斜线表示被遮住的部分)。新课讲解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新课讲解日全食新课讲解日偏食新课讲解日环食每隔8分钟拍摄的日环食新课讲解日食形成的原因1.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2.日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新课讲解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是怎样形成的?新课讲解观察把大小两个球按图放置在同一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观察记录:用斜线表示大球被遮掩的部位。B13A新课讲解日食的过程西边缘开始东边缘结束日冕新课讲解讨论1.日全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2.你能根据日全食过程推测日偏食、日环食的过程是怎样的吗?思考1.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2.日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新课讲解日偏食的过程新课讲解5°太阳月亮地球由于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新课讲解新课讲解月食新课讲解实验取不同大小的两个球(小球最好涂黑)。把两个球和灯置于同一直线的位置上。把小球绕另一球做基本水平的圆周运动,并使小球部分或全部穿过大球的阴影区。观察小球穿过阴影区时发生的现象。记录下小球光亮部分形状的变化。观察记录:用斜线表示小球被阴影遮掩的部分。开始结束模拟月食的实验新课讲解月全食过程示意图新课讲解月全食和月偏食的形成示意图A区月全食B区月偏食B区月偏食1.现在你知道月食是怎么发生的了?2.想一想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时间一般在农历月中的哪一天?新课讲解讨论1.月全食过程的顺序是怎样的?2.为什么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3.当发生月食或日食时,地球上能观测到月食的地区和能观测到日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新课讲解月亮可用肉眼直接观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就可以作以下两项月全食观察。1.记录月全食的全过程观察前准备一些观察用纸,纸上画有大圆,圆上按逆时针方向标出0°至360°,0°的位置表示月面的正北点。在月全食发生的过程中,每隔4分钟画一幅月食素描。2.观察月面的亮度与颜色 月食时月面的亮度和颜色可区分为以下5级:0级,非常暗淡,几乎看不见;1级,稍亮,呈黑黄色,细节难以区分;2级,微亮,呈黑红色或棕黄色,中心有些暗斑,外侧相当明亮;3级,呈砖红色,能看见月面细节,但很模糊;4级,呈铜红色,非常明亮,外侧很亮,略有蓝色,可看到大的细节。新课讲解要求:设计一张表格,反映日食和月食的差异。日食月食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发生时间(农历)类型亏损先于哪边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初一十五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月全食、月偏食西边东边新课讲解练习1.下列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有可能产生日食的是()A.太阳-地球-月球B.地球-太阳-月球C.地球-月球-太阳2.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C1)2)3)4)A.1)2)3)4)B.2)3)4)1)C.4)3)2)1)D.3)2)1)4)B随堂练习3.日食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农历()A.初一B.初七C.十五D.廿4.月食可能发生的日期()A.可能在任何一天B.在农历为月的初一C.肯定在满月时D.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前5.当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应为A()B()C()如图:ABCAC月球地球太阳随堂练习再见《4日食和月食》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教学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教学过程】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1.设疑增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日食”)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完成课题板书)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视频)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6.提出问题:根据日食的特点,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分析过程预设:(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弧形的,说明挡光的天体是圆的。(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与太阳一般大小(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综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2)如何做实验?(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名学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名学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名学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模拟实验要注意: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4.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三、日食的成因。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在印度,某些部落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四、月食的成因。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2.学生思考推测。(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5.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6.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五、总结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2.思考: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板书设计】4日食和月食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4/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同步测试】4 日食和月食.docx 【教学方案】4 日食和月食 参考教案.docx 【教学课件】4 日食和月食 参考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