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过关检测(一)(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9·安徽涡阳高一质检)在某同学的物理笔记上,有一些关于运动学概念的记录,其中记录有误的是(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解析:选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A正确;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B正确;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C错误;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2.(2019·温州期末)手机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某些出行软件极大地方便了某些“不识路”的驾车一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53分钟”“52分钟”“50分钟”指的是时刻B.图中的“16公里”“17公里”“19公里”指的是位移C.图中推荐的第一种方案驾车距离最短,则路程等于位移大小D.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看做质点解析:选D.图中的“53分钟”“52分钟”“50分钟”指的是时间的长度,即时间间隔,故A错误;图中的“16公里”“17公里”“19公里”指的是实际路线长度,是路程,故B错误;推荐的第一种方案驾车距离最短,但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C错误;在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能够忽略,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故D正确.3.(2019·湖北十堰高一期末)乒乓球运动技巧性强、运动量适中,非常适合亚洲人的特点,成为我国的国球.关于乒乓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较小,任何时候都可以把球看做质点B.研究球的飞行路程时可以把球看做质点C.研究球旋转时一定要把球看做质点D.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解析:选B.体积很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对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才可以看做质点,比如研究球旋转时,要考虑乒乓球的形状,不能看成质点,故A、C错误;研究球的飞行路程时,乒乓球的大小对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球看做质点,故B正确;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做曲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D错误.4.(2019·北京四中高一检测)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有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那么“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解析:选A.房价类比成速度,房价上涨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仍然在上涨,相当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仍然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5.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路程相同B.甲的位移较大C.乙的位移较大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解析:选D.因为PQ=MN,所以甲、乙两只蚂蚁的位移大小相等,选项B、C错误;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选项A错误;甲的位移方向由P指向Q,乙的位移方向由M指向N,相互垂直,故选项D正确.6.(2019·青岛期末)济青高铁于2018年12月26日8时正式通车,正线全长307.9公里,自济南东站引出,到青岛的红岛站共11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对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6日8时是指时间间隔B.济南东站到红岛站的位移大小是307.9公里C.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指高速列车的平均速率D.研究高速列车通过某站站点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列车看为质点解析:选C.2018年12月26日8时是指通车的时刻,故A错误;济南东站到红岛站的路程是307.9公里,故B错误;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指高速列车的平均速率,故C正确;研究高速列车通过某站站点所用的时间时,列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可以把列车看为质点,故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2019·咸阳期末)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指的是时间间隔B.“嫦娥四号”探测器环月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嫦娥四号”探测器环月飞行一圈,它的平均速度为0,但瞬时速度不为0D.地面控制中心在对“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将飞船看做质点解析:选ABD.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对应的是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故A错误;探测器环月圆轨道飞行一圈,它的位移为0,路程不为零,故B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比时间,而瞬时速度是探测器飞行时的瞬时线速度,不为零,故C正确;调整姿态时若看做质点则无法调整,故D错误.8.在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沿一条直线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t=2s前后,B质点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C.A、B两质点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D.在t=4s时,A、B两质点速度相等解析:选CD.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速度的正负发生改变,显然在t=2s时,B质点运动方向改变,但加速度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B错误;由题图可知,t=0时,A、B两质点v=0,此后2s内vA>0,vB<0,则C正确;t=4s时,两者速度相等,故D正确.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3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B.第5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C.第6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加速运动D.第6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析:选AB.前3s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故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同向,A正确;第5s内速度随时间减小,速度与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B正确;第6s内速度随时间增大,速度与加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C、D错误.10.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t1秒末速度为v1,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秒内的平均加速度a=B.t1之前,物体的瞬时加速度越来越小C.t=0时的瞬时加速度为零D.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解析:选ABD.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1,则平均加速度a=,选项A正确;瞬时加速度等于图象上该时刻对应的切线的斜率,故瞬时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B正确,C错误;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故选项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8分)(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B.要舍去纸带上的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C.打点频率为50Hz,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2)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①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并简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③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解析:(1)在处理纸带时,密集点的位移差值测量起来误差大,故应舍去;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有五个时间间隔,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故C错误;若小车速度小,则点与点之间距离太小,测量时误差较大,但车速也不能太大,太大则打点太少,故D错误.(2)①从A点开始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s=0.1s,每隔0.1s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x1=2.15cm、x2=2.89cm、x3=3.74cm、x4=4.32cm、x5=5.15cm,间距逐渐增加,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②A、F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cm/s=36.50cm/s.③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段的平均速度表示,故vB=AC=eq\f(,2Δt)=cm/s=25.20cm/s.答案:(1)AB (2)①加速运动 理由见解析②36.50cm/s ③25.20cm/s12.(14分)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km/h,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km/h,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km/h的计划呢?若能完成,他在后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解析:设总路程为s,后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v,前路程用时t1=后路程用时t2=全程的平均速度=解得v=80km/h.答案:能 80km/h13.(18分)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Hz,且O点是0.4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解析: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Δt=s=0.1s.(1)OB==m/s=0.8m/s.(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vA==0.8m/s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vB==m/s=1.0m/s.(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a==m/s2=2.0m/s2.答案:(1)0.8m/s (2)0.8m/s 1.0m/s (3)2.0m/s2(共24张PPT)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知识体系·网络构建宏观把握·理清脉络几个概念八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的点「备选答案]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提示:将以下备选答案前的字定义:从初位置指向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母填入左侧正确的位置位移物理意义:描述物体A.末位置位移和路程B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定义:v=单位:m/或m·s-1,是矢量)运动的描述描述运动C速度变化量的物理量(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t定义:a=,单位:m/s32或矢量,其方向与的方向相同E质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物理量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F位置的变化意义:直观地反映物体运动的规律G方向1)确定某一时刻速度的大小和方向)D-4图象)(应用(2)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t(3)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打点计时器及使用答案校对]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计算平均速度EAFdGhCB计算瞬时速度》专题归纳整合提升归纳整合·深度升华◆↑/(ms-)10乙丙5甲01234t/s0T:232-aolDooTT3T2]tOTT3T2T0ABONiTiT3T/tOT3个2T12220章末优化总结 速度与速率的比较速度速率区别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分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决定因素平均速度=在Δt→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常称作速率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物体在某点的运动方向无方向联系它们的单位都是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大小相等 (2019·宁夏育才中学高一期中)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于某年8月8日8时整,从旅顺老铁山南岬角准时下水,于8月10日10时22分抵达蓬莱阁东沙滩,游程为123.58km,直线距离为109km,不借助任何漂浮物横渡了渤海海峡,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试求:(1)在这次横渡海峡中,张健游泳的平均速率和每游100m约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2)在这次横渡中,张健游泳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解析] (1)张健游泳的平均速率为:==m/s=0.68m/s每游100m所需要的时间为:t0=s≈147s.(2)张健游泳的平均速度为:′==m/s=0.60m/s.[答案] (1)0.68m/s 147s (2)0.60m/s 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解析:(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几何关系可知质点的位移大小x==r≈28.3cm=0.283m方向由A点指向B点;质点的路程为s=×2πr≈94.2cm=0.942m.(2)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得v==m/s≈0.142m/s方向由A点指向B点;质点的平均速率v′==m/s=0.471m/s.答案:(1)0.283m,方向由A点指向B点 0.942m(2)0.142m/s,方向由A点指向B点 0.471m/s 对加速度的理解和应用1.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加速度a三者的大小无必然联系.(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加速度不一定小.2.速度的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1)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2)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2019·太原高一检测)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时刻起,加速度a逐渐减小至零,则物体从t时刻开始(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开始减小,直到速度等于零为止C.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解析] 当加速度a逐渐减小时,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速度达到最大值,位移一直增大,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答案] C (2019·大连高一检测)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保时捷911GT3由静止加速至100km/h只需4.2s.(1)求保时捷911GT3的平均加速度大小.(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km/h?解析:(1)末速度v=100km/h=m/s≈27.78m/s平均加速度a==m/s2≈6.61m/s2.(2)所需时间t′==s=9.26s.答案:(1)6.61m/s2 (2)9.26s 对v-t图象的理解和应用(1)初速度——“看截距”.(2)运动方向——“看上下”(图象与时间轴有交点,表示从该时刻起,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反).(3)运动性质——“看形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倾斜的直线,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故图象是曲线).(4)加速度——“看斜率”.(5)多条图线分析——“看交点”(在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同,该交点在以后处理追及相遇问题时尤为重要).(6)找位移——“看面积”. (多选)(2019·沈阳高一月考)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C.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D.丙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解析] 由题图看出,甲、乙、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甲、乙、丙都沿正方向运动,A错误,B正确;乙的斜率比甲大,所以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C正确;乙的斜率比丙的斜率的绝对值小,所以乙的加速度小于丙的加速度,D错误.[答案] BC【达标练习】1.(多选)(2019·南京高一月考)如图为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以某初速度开始运动,在0~2s内加速运动,2~4s内静止,4~6s内减速运动B.物体在0~2s内的加速度是2.5m/s2,2~4s内的加速度为零,4~6s内的加速度是-10m/s2C.物体在4.5s时的速度为5m/sD.物体在0~6s内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解析:选BC.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物体在2~4s内匀速运动,不是静止,故A错误;物体在0~2s内的加速度为:=m/s2=2.5m/s2,2~4s内加速度为零,4~6s内加速度为:a′=m/s2=-10m/s2,故B正确;物体在4.5s时的速度为5m/s,C正确;物体在0~5s内向正方向运动,5~6s内向负方向运动,故D错误.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解析:选D.由图可知,在0~时间内a=a0>0,若v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B、C错误;由于在T~2T时间内a=-a0,故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时间内相同,故A错误,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章末优化总结.doc 6章末过关检测(一).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1.5章末优化总结课件(共24张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