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平面镜所成的像。?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以及平面镜的应用。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教学仪器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小蜡烛和大蜡烛各一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游戏吗?现在老师有两个跟今天这节课学习有关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课件显示谜语:平又平,亮又亮,平平亮亮桌上放.它会告诉你,脸上脏不脏.(打一生活用具) 学生猜出谜底:镜子。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它的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在自然界中也有平面镜,如水中的倒影,同学们平时观察过这些美景吗?当我们面对平面镜时,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生答:自己的像。(二)、??进行新课1、进行猜想: 同学们,我们经常使用平面镜,对平面镜成像问题有许多感性的认识,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学生讨论、归纳: 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想)(1)像与物等大;(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所成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2、设计实验: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体是否大小相等呢?学生自由回答。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与像比较。(替代物)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同学们6人为一小组,用桌子上的平面镜和其它器材做实验试试看,行不行。(玻璃板暂不取出)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我们只能在平面镜的前面看见物体的像,在背面看不见像了,没办法把“替代物”放到平面镜背面的像的位置上。老师引导:大家在后面放一张白纸(作光屏),屏上会出现物体的像吗?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镜子后面的漆挡住了光线,无法透过。(学生自由发言)师问: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代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寻找像的位置?用什么办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得出解决办法)学生纷纷换用平板玻璃继续完成实验。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完成探究报告单。4、分析和论证:学生分析有关数据,讨论观察的实验现象,归纳结论。师小结:可认为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生活中,我们看了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产生的美景,现在能不能用我们刚才探究的规律解释一下,水中的美景为什么看上去是倒立的呢?讨论、分析形成的原因。要点主要是:水面相当一平面镜;物体在水中的每一个像点都与物点“等距”;从水面上看是倒的了。引导学生分析所成的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虚像。平面镜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物理学把这种像叫虚像,而把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小黑板显示: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就是虚像。)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生:虚像。5、评估与交流:实验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测量的结果是不是可靠?各组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还有哪些猜想?课后同学们自己探究一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是相反的吗?课堂小结:由小组交流、小结本节学的主要内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观察。板书设计: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平面镜:铜镜,平静的水面,玻璃板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等大)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等距)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对称)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潜望镜、自行车尾灯万花筒、牙医内窥镜四、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成像教学反思我在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所以,我一方面要正确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另一方面要避免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我在思考的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随堂小测班级:姓名:得分:____________1、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_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移1m,则他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2、检查视力时,可以通过平面镜间接看视力表,若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镜中的像与视力表本身的大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3、汽车、摩托车上有许多地方要利用到镜子,例如观后镜,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其中观后镜应为__________,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应为_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4、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不变5、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看电影B.看湖水中船的倒影C.小孔成像D.太阳下物体的影子6、小猴子在水中捞不到月亮,这是由于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C.光的漫反射所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7、平面镜成像时,若像与物之间距离减小了12cm,则物体()A.向镜面靠近6cmB.远离镜面6cmC.向镜面靠近12cmD.远离镜面12cm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