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牛顿第三定律》一、教材分析本节《牛顿第三定律》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课标要求: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会区分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地位:牛顿第三定律则揭示了自然界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联系性和相互性,就像一座桥梁,把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与其它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独立的反映了力学规律的另一侧面,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有效的补充,拓宽了我们解题的视野。同时,牛顿第三定律与前面第三章学习的力紧密相关,是在其基础上对相互作用力的更深入的探究,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碰撞问题、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可见,牛顿第三定律,承前而启后,地位非常重要。并且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牛顿第三定律应用极其广泛,学习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学情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学生对相互作用力并不陌生,他们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并且,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地学习,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对这一知识的了解,基本上处于记忆的层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来弥补认知的不足。从能力角度分析,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他们主动性较强,学习热情高,有参与意识,利于本节的实验探究教学。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2)会在具体问题中确定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能用它分析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4)能正确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通过大量事例、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相互作用力的规律,认识理解牛顿第三定律。(3)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勇于探索,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和方法。(4)通过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培养学生思考总结的学习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2)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3)通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物理的意识,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溯本求源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难点: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五、教法学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归纳法、比较法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知识和体验。六、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橡皮筋七、课时安排15分钟八、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列举院运会拔河的现象教师提问:拔河赢的一方就意味着他们的力气比较大吗?学生回复是或者不是,产生不同观点从熟悉简单的现象入手,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好奇感,利于后续的学习。新课教学之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供给同学们两个情景:搓手、两个橡皮筋相互拉扯老师提问: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受力情况是什么样子的?提出相互作用力的概念观看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运动的视频通过同学们的发言,回忆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观看图片视频展示,感知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使学生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溯本求源的意识。新课教学之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1.教师提问:回顾刚刚我们做的三个实验,他们中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性质是什么呢?2.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模拟——改变大小以及拉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加以适时引导,为困难学生提供适当帮助,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精练总结,得出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为引出牛顿第三定律做好铺垫。学生回顾得到为摩擦力、弹力、磁场力2.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⑴思考应从哪些方面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⑵汇总讨论结果:从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性质等方面去探究。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⑷交流、总结探究结果: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等大、反向、共线;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一性质的力。⑸注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1.通过总结得出性质相同2.希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精神。3.设计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的学习兴趣。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的能力。新课教学之三引入牛顿第三定律1.教师引入牛顿第三定律,引导学生总结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式。2.请同学们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之前举过的事例。1.了解牛顿第三定律。2.总结表达式:F=-F'。3.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生活中的事例。1.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表述物理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新课教学之四拓展延伸1.教师设疑:既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它们的作用效果能彼此抵消,使物体平衡吗?2.鼓励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出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并举例进行分析。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发表意见。举出有关实例进行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区分,在对比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练习巩固请学生自己做题统一进行讲解学生说出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性课后作业教材P84:“问题与练习”第1、2、4、5题帮助学生课后巩固吸收知识。九、板书设计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F=-F’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PAGE/NUMPAGE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