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本课(章节)需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为本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参照物。 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点 用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难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一战故事(空中惊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你想知道这名法国飞行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徒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吗? 那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第二章第二节:2.2运动的描述。教材23页。 (二)过程实施 (2)参照物 复习过渡:这里的运动就是前面所学的机械运动,哪位同学能大声的告诉大家什么是机械运动吗?请举手。 学生回答: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对,很好,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运动的事例? 大家思维很活跃,表现得很好。生活中,机械运动的事例实在太多啦,请同学们一起看到屏幕上这样的一个场景:假期到了,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火车开动了,为什么小明说:咦,怎么他们在后退呢? 哪位同学来谈一谈你的看法,究竟是谁在运动呢? 几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多,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完成教材P23的活动。 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注意:在实验中,一定要缓慢的推动书本。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活动,并思考回答两个问题,将结果写在课本上。 展示:采取追问的方式 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笔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呢? 怎么一会儿说笔是运动的,一会儿说笔是静止的? 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描述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呢? 物理学中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时,首先要另外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在活动中,我们说笔是静止的,是以书为参照物,笔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笔是运动的是以桌子为参照物,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归纳: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回放图片:小明说他们怎么往后退是以什么为参照物,三位同学说火车开动了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呢?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三位同学的运动状态呢? 教师讲解:有了参照物,不但可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还可以判断物体是如何运动的。以火车为例,可说明火车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 学生:开始时,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机械运动时,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呢?列举身边的物体运动或静止的事例,并用参照物的概念解释如何判断它的运动情况。 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总要先选择参照物,该怎样选择呢? 教师讲解: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的方便来确定。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练习1: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生实验:器材是两个矿泉水瓶,一根吸管还有水。 实验内容:在一瓶中灌满水,盖紧瓶盖,并在瓶盖上扎一个洞,插进一个吸管。让两位学生一人拿一个瓶子,要求在行走的过程中将瓶中的水,加入到空瓶中。 提问:以空瓶子为参照物,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学生:回答。 总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播放高空花样跳伞的视频。 提问:如何判断运动员的运动情况? 学生:回答。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演同步卫星与地球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学生:一位学生自当地球,而让另一学生当卫星,然后,两人很有默契的转了起来。 (三)小结: 1、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的方便来确定 3、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设计: 2.2运动的描述 1、一个 物体 相对于 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研究对象) (参照物) 2、参照物: 概念 选择原则 3、动与静的判断: 4、运动的相对性: 5、相对静止的条件及应用 个案修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